与之配套的是一碟浅黄色的姜葱茸(姜末、葱白末用盐和油拌过)和一碟浅褐色的生抽。
“先生,你们的白切鸡,请慢用。”服务员放下盘子。
我的目光完全被这盘艺术品吸引了,忍不住咽了口口水:“看,这鸡皮,这肉冻……”
“林先生!”
一声低沉而严厉的惊呼打断了我。我转头,看到奥利弗的脸色已经变得极其难看。他身体前倾,手指几乎要指到盘子里,蓝灰色的眼睛里充满了震惊、不赞同,甚至是愤怒!
“这盘鸡肉!”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紧,但依旧保持着克制,像是在宣读一份严重的事故报告,“它没有完全煮熟!这是明确无疑的!”
他指向那骨缝处的粉红色:“看这里!还有这里!这些粉红色区域明确显示内部温度未能达到杀死潜在有害细菌,特别是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所需的安全阈值!根据欧盟以及德国的食品安全标准,禽肉的中心温度必须达到74摄氏度以上并保持一定时间,才能确保安全!这盘鸡肉显然不符合标准!”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性。他甚至下意识地将自己的餐具往远离盘子的方向挪了挪,仿佛那是什么危险的污染源。
“奥利弗,你听我解释……”我赶紧安抚。
“不,林先生,我认为这不需要解释!”他罕见地打断了我的话,态度异常强硬,“这是基本的食品安全原则!美食绝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 我无法理解,也更无法接受,一家看起来管理规范的餐厅会提供这样显然未达标的食品!我强烈建议你也不要食用它!”
冲突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烈!他不再是好奇的食客,而是化身成为了坚守底线的食品安全卫士!
为了证明我的观点,我必须亲自示范。我不再犹豫,用筷子夹起一块最好的鸡腿肉,连皮带着那晶莹的肉冻,在姜葱茸里轻轻一蘸,然后毅然送入口中。
牙齿首先接触到的是那极致爽脆弹牙的鸡皮,几乎能听到轻微的“咔嚓”声,口感妙不可言。紧接着,是皮冻瞬间融化带来的丰腴滑润感。最后,牙齿陷入鸡肉本身——那是一种极致的嫩滑,细腻得不可思议,肌肉纤维之间饱含着充沛的、鲜甜的汁水!鸡味浓郁到令人感动,那是高品质鸡种和完美火候才能赋予的纯粹本味。姜葱的辛香和酱油的咸鲜只是最轻微的点缀,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主角的辉煌,多一分则嫌重,少一分则嫌薄!
“你看,它已经熟了,只是最精准的火候让它保持了最鲜嫩的状态……”我试图一边吃一边解释。
但奥利夫根本听不进去。他看到我竟然真的吃了,脸上露出了几乎是痛心疾首的表情。
“不!请立刻停止!”他几乎要站起来,声音严厉,“林先生,基于我的专业知识和安全准则,我不能坐视你食用这种高风险食品!这太不负责了!无论是餐厅还是你个人!我必须坚持我的原则!”
他的声音引来了旁边几桌客人的侧目。场面瞬间降到了冰点。他看着我,眼神里没有一丝妥协,只有对“危险”的警惕和对“原则”的坚守。
我嘴里还含着那块鲜美无比的白切鸡,却感觉如同嚼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