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医院大门,午后的阳光洒在身上,暖融融的,像裹了一层薄绒毯。他在门口的花坛边坐下,花坛里种着几株月季,粉色的花瓣被晒得微微卷曲,还带着淡淡的花香。他从背包里掏出相机 —— 这是他确诊后,用自己攒了半年的工资买的 “安慰奖”,黑色的机身已经有些磨损,镜头上还贴着一块小小的防刮膜,却是一直陪伴他的老伙伴。
他打开相机,调好参数,取景框里立刻出现了鲜活的画面:几只麻雀在枝头跳跃,叽叽喳喳地啄着刚长出来的嫩芽;不远处,一个穿着蓝色外套的孩子牵着红色的气球跑过,气球在风里轻轻晃动;路边的长椅上,一对情侣正头靠着头,共享一支巧克力味的冰淇淋,男生还特意把冰淇淋递到女生嘴边…… 这些平凡又细碎的瞬间,被他一一捕获。生病后,他反而更善于发现这些细微之处的美好,就像以前拍风景时,总喜欢追着日出日落跑,现在却觉得,路边一朵悄悄开放的小花,比壮丽的晚霞更让人安心。
“林先生?” 一个迟疑的女声突然响起,带着几分不确定,像轻轻落在水面上的羽毛。
林向阳转过头,看见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站在不远处,穿着一件白色的连衣裙,脸色有些苍白,手里紧紧攥着一个浅蓝色的帆布包,包带都被捏得有些变形。女孩的眼睛很大,却带着浓浓的焦虑,正小心翼翼地看着他。
“我是陈雨薇,在病友群里叫‘小雨’。” 女孩见他看过来,赶紧又说了一句,声音比刚才稍微大了点,却还是带着一丝紧张。
林向阳这才想起来。两周前,病友群里加进来一个新女孩,每天都在群里问各种问题:“第一次透析会不会很疼啊?”“透析后是不是就不能正常工作了?”“我还想考研究生,透析会不会影响学习?” 字里行间都透着焦虑,晚上一两点还在发消息,他看不过去,就私下发消息安慰她,跟她讲自己第一次透析的经历,还把医生给的护理手册拍下来发给她,前前后后聊了好几个晚上。
“是小雨啊!终于见到你本人了,你今天是来做检查的吗?” 林向阳笑着站起身,把相机挂在脖子上,语气尽量温和。
女孩点点头,眼睛突然就红了,眼圈泛着淡淡的粉色,声音也带上了哭腔:“我…… 我今天来做术前评估,下周一就要第一次透析了,我怕我承受不了,一想到要扎针,还要躺四个小时,我就特别害怕……” 说着,她的眼泪就忍不住掉了下来,赶紧抬手擦掉。
林向阳收起笑容,轻轻拍了拍身旁的空位:“来,坐下说,别站着了。你知道吗?我第一次透析前,吓得前一晚都没睡着,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子里全是网上看到的那些可怕的描述,还跟我妈说‘我不想去透析了’。”
“真的吗?” 女孩惊讶地看着他,眼泪还挂在脸颊上,像两颗透明的小珠子,“可你在群里那么乐观,跟我说透析没那么可怕,还说可以正常生活……”
“乐观不是因为不害怕,而是知道害怕也没用啊。” 林向阳拿起相机,翻出自己三年前的照片给她看 —— 照片里的他比现在瘦一些,脸色也有些差,但正举着相机对着窗外的树拍照,“你看,这是我第一次透析后拍的,当时还觉得浑身没力气,可一看到外面的阳光,就忍不住想拍下来。而且你看我现在,透析三年了,不还活蹦乱跳的?该接修图的活儿就接,该出去拍照就出去,上个月还去郊区拍了一组向日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