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岸。
“你在悉尼?”
简单的四个字,一个问号。却像一道突如其来的闪电,瞬间劈开了维持了十年的、小心翼翼的寂静。
夏晚的心,猛地一缩,随即不规则地狂跳起来,撞击着胸腔,发出擂鼓般的声响。她可以发誓,她从未在朋友圈发布过任何关于此次悉尼之行的讯息。他怎么会知道?
海风吹拂着她的发丝,带来一丝凉意,却无法平息她内心骤然掀起的波澜。
她深吸一口气,试图让指尖不再颤抖,在对话框里键入回复:“嗯。出差。你怎么知道?”
几乎是在信息发送成功的瞬间,对方的回复就跳了出来,快得让她心惊:“看到王鹏(他们的一个共同朋友)发的多人合照,背景是歌剧院。我就在悉尼。”
世界,仿佛在那一刻瞬间变小。
一万公里的物理距离,十年流淌不息的光阴,在几行简短的数字代码间,被不可思议地压缩成了咫尺之遥。
过去与现在,记忆与现实,在这一刻轰然碰撞。
(二) 重逢:时光雕刻的痕迹
他们约在岩石区的一家咖啡馆见面。这里是悉尼历史的发源地,古老的砂岩建筑历经风雨,厚重的历史感与不远处环形码头的现代喧嚣奇异而又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仿佛时光在此处留下了层叠的褶皱。
夏晚比约定时间早了十分钟到达。她需要这点时间来平复心情,整理思绪。咖啡馆里流淌着慵懒的布鲁斯音乐,空气中弥漫着咖啡豆烘焙后的醇香和黄油糕点的甜腻气息。她走进去,目光几乎是立刻就被靠窗位置的那个身影攫住了。
陈岸已经坐在那里。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身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条纹。他穿着一件质地良好的深灰色休闲西装,里面是简单的白色棉质衬衫,领口随意地解开了一颗扣子。
比起十年前,他的身形似乎更挺拔了些,肩膀宽阔了,但眉宇间那份属于少年的清朗锐气,已被一种沉稳内敛的气质所取代,只是那沉稳之下,隐约透出一种不易察觉的疲惫,像是长途跋涉后的旅人。
他正望着窗外,侧脸的线条在光影中显得格外清晰,下颌线绷得有些紧。夏晚的心跳又一次失控。她仿佛看到了十多年前,那个在图书馆靠窗位置安静看书的少年,阳光也是这般,温柔地落在他专注的眉眼上。
他似乎感应到了她的注视,抬起头来。目光在空中相遇的刹那,夏晚清晰地看到他眼神里有瞬间的恍惚,像是穿越了漫长的时光隧道,才终于将眼前这个穿着风衣、妆容淡雅的成熟女子,与记忆中那个穿着白裙子、笑靥如花的女孩重叠起来。
随即,他迅速站起身,嘴角牵起一个微笑,那笑容是熟悉的,带着他特有的温和,却又分明染上了岁月的陌生与克制。
“夏晚。”他叫她的名字,声音比记忆中更加低沉,带着一丝砂砾般的质感。
“陈岸。”她也回应。两个名字叫出口,时光仿佛被猛地拉扯了一下,急速倒流,又以一种更猛烈的速度弹回现实。他们之间,隔着的早已不再是十个小时的火车车程,也不是那片广阔的海洋,而是整整十年的、各自无法重来的人生。
“好久不见。”他替她拉开对面的椅子,动作自然而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