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站在阴影处,感到胸口一阵熟悉的紧缩。她认出这种感觉——那是哮喘即将发作的前兆。
林默从小患有轻度哮喘,通常在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发作。此刻,两种诱因同时存在:她走了一段路,而且为看到陈阳而心跳加速。她伸手进口袋,却惊恐地发现 inhaler(吸入器)不在那里。她把它忘在宿舍了。
呼吸变得越来越困难,气管像是被慢慢收紧的绳索勒住。她扶着墙壁,试图平稳呼吸,但无济于事。视野开始出现黑点,她滑坐到地上,意识逐渐模糊。
“同学?你还好吗?”
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林默感到有人蹲在她身边,一只手轻拍她的肩膀。她勉强抬头,在朦胧的视线中辨认出那张熟悉的脸。陈阳的头发还湿漉漉的,带着运动后的汗水和薄荷般清新的气息。
“哮喘?”他敏锐地问。
林默说不出话,只能点头。
陈阳立刻回头喊道:“我包侧袋有药!快拿来!”
一个队友迅速取来一个小型吸入器——原来陈阳也有哮喘。他熟练地摇匀药物,帮助林默将吸入器塞入口中,按压一次。药物迅速起效,她的呼吸逐渐平稳下来。
“谢谢,”她终于能说出话,“我忘了带药...”
“没事就好,”陈阳微笑时眼角有细小的纹路,“我是陈阳,社会学系的。”
“林默,心理系。”她说,内心既庆幸又懊恼。庆幸的是遇到了他,懊恼的是以这样狼狈的方式。
“你先坐着休息会儿,”陈阳说,“剧烈运动后容易诱发哮喘,你得随时带着药。”
林默点头,注意到他说的“剧烈运动后”而不是“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他不知道后一种诱因的存在,也不知道他自己的出现就足以引发她的哮喘。
这次意外相遇成了林默暗恋故事的转折点。之后在校园里碰到,陈阳会主动向她点头微笑。有次在图书馆,他甚至坐在了她对面的空位上,用口型无声地问“这里有人吗?”,林默摇头,整下午心跳都没有慢下来。
她开始做梦梦见他。在梦里,他们有时在无人的图书馆聊天,有时在开满花的校园小径上散步。有一次,她梦见他俯身靠近她,就像那天在体育馆那样,但距离越来越近,近得能感受到他的呼吸——然后她醒了,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感到一阵甜蜜又痛苦的怅惘。
现实中的进展发生在十一月初。社会学系和心理系合办一场学术研讨会,两个系的学生都被鼓励参加。林默去晚了,只能坐在后排。中场休息时,她正低头记笔记,一个身影在她旁边的空位坐下。
“嘿,哮喘女孩。”
林默抬头,对上陈阳带笑的眼睛。他指了指她手中的笔:“很认真的笔记啊。”
“习惯而已,”林默说,感觉喉咙发紧。希望这次不要哮喘发作,她默默祈祷。
他们聊了起来,先是关于讲座内容,然后是各自的专业。陈阳对社会心理学很感兴趣,而林默恰好在这方面读了不少书。他们发现彼此都喜欢同一位置作家,都认为图书馆三楼是靠窗的位置最好,甚至都常去学校后门那家叫“静默”的咖啡馆。
“那家店名字跟你的很像。”陈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