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旁齐刷刷站着满朝文武,一个个垂着眼,连大气都不敢喘。
我跪在冰凉的金砖地上,膝盖传来刺骨的寒意,心脏却像要跳出胸膛,咚咚的心跳声在寂静的殿内格外清晰。
“清薇…”
父皇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带着掩饰不住的疲惫,
“北狄势大,我朝将士伤亡惨重,雁门关失守,三城沦陷……若再打下去,恐有亡国之危。”
他顿了顿,殿内的烛火映得他脸色忽明忽暗,
“北狄可汗提出,愿罢兵言和,但要一位胤朝公主和亲。”
和亲!!!
这两个字像两把淬了冰的尖刀,猛地扎进我心里。
我的血液瞬间被冻结了,浑身的力气像是被抽干,连指尖都开始发麻。
我猛地抬头,死死盯着父皇,眼里还抱着最后一丝奢望,希望能从他眼中看到半分从前的疼惜与不忍。
可他却飞快地别过了脸,目光落在殿外的廊柱上,避开了我的视线。
这时,兵部尚书往前站了一步,躬身行礼,声音洪亮得像在宣读圣旨:
“陛下,十七公主身份尊贵,容貌出众,且性情温婉娴静,实乃和亲最佳人选。
为了大胤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还请公主以大局为重!”
以大局为重!!!
这五个字像重锤,一下下砸在我头上,砸得我头晕目眩,眼前阵阵发黑。
我环顾四周,那些曾经在宫宴上对我含笑点头的大臣,那些父皇身边亲近的臣子。
此刻都齐刷刷地看向我,目光里带着期盼,带着急切,唯独没有半分怜悯。
在他们眼里,我不是那个曾被父皇捧在手心的十七公主,只是一件可以用来换取边境和平的器物,一件随时可以被舍弃的筹码。
恍惚间,我瞥见了殿外的身影。
是母妃!
她不知何时挣扎着来了,扶着门框站在寒风里,身上只披了件单薄的外衣。
隔着层层人群,我清晰地看见她脸上的泪水,无声地滑落,砸在冰冷的石阶上。
我张了张嘴,想喊一声「父皇」,想求他念及从前的情分,想问问他是否还记得当年那个拽着他龙袍要听故事的小姑娘。
可话到嘴边,却只化作一声干涩的哽咽。
我知道,我没有选择。
在江山社稷面前,我和母妃那点早已消散的宠爱,根本不值一提。
三日后,父皇的圣旨下来了。
没有温情的召见,没有半句宽慰的话语,只有冰冷的旨意:
册封十七公主清薇为「和硕公主」,即刻筹备嫁妆,择吉日远嫁北狄。
4
出发那天,天阴沉沉的。
母妃扶着门框,哭得几乎晕厥,我忍着泪,给她磕了三个头:
“娘,您要好好保重身体,等女儿回来。”
送亲的队伍浩浩荡荡,绵延数十里。
可我坐在颠簸的马车里,只觉得浑身冰冷。
曾经熟悉的宫墙越来越远,最后消失在地平线尽头。
一路向北,气候越来越恶劣,风也越来越大,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
同行的宫女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小声嘀咕:
“这鬼地方,怎么住人啊。”
走了三个多月,车轮碾过最后一片沾染中原气息的草地,北狄王庭的轮廓终于在风沙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