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的眼神黯淡下来:“三年前的一场车祸。他在北京发展得很好,有自己的乐队。那次是回来看我,没想到...”
小雨眼前一片模糊。她谢过陈伯,抱着那包东西离开了唱片店。
回到家,她翻箱倒柜找出中学时用的随身听,电池居然还能用。她小心翼翼地把磁带放进去,戴上耳机。
按下播放键的那一刻,熟悉的声音流淌出来。
“嗨,小雨,如果你听到这个,说明你终于去了唱片店。我就知道你会去的,也许是一个月后,一年后,或是十年后...”
是小哲的声音,比记忆中深沉了些,但依然温暖。
“这是我为你制作的专辑,叫《时光的情书》。每首歌都让我想起你...”
磁带A面是十首歌曲,有他们一起听过的,也有他后来发现的珍品。每首歌之间,都有小哲的旁白,讲述着为什么选这首歌,以及他对小雨的思念。
B面则是小哲自己的创作,最后一首叫《旧唱片》,是他专门为小雨写的歌。
“旧唱片转动着年少的秘密
耳机分一半是夏日的约定
那条街那家店那时的我们
来不及说出口的爱你是否还能听见...”
歌放完后,是长久的沉默,就在小雨以为磁带已经结束时,小哲的声音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轻柔:
“小雨,我一直没有忘记那个夏天,也没有忘记你。如果你能听到这些,请翻开那本笔记本,那是我写给你的信,从我们分别的那天开始。”
小雨迫不及待地打开笔记本,第一页的日期是十年前的9月15日。
“亲爱的小雨:
今天到了北京,这座城市很大,很吵。在唱片店给你写信,想象着你读到它的样子。我买了两副新的耳机,一副给你留着,等你来...”
信件几乎每周一封,持续了整整两年。后来变成每月一封,再后来,时间间隔越来越长,但从未停止。最后一封信的日期,是七年前的三月。
“亲爱的小雨:
乐队终于有了起色,下个月要去巡演了。这些年,我去了很多城市,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去找当地的唱片店,想象着如果你在会是什么样子。
有时候我想,也许你早已忘记了我,开始了新的生活。但我还是会继续写信,就像那个夏天我们分享的耳机一样,这是我连接你的方式。
无论你在哪里,是否还记得我,都希望你幸福。”
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夹着一张微微发黄的照片——是两个少年坐在唱片店的地板上,肩并肩分享着一副耳机。照片背面有一行小字:“时光音像店,2003年夏,我和小雨。”
小雨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她忽然想起什么,翻出手机,找到那个最近联系她的大学校友会负责人。
“是的,我们正在筹备毕业十周年聚会,希望你能来。”对方说。
“请问...你知道赵小哲会来吗?”小雨鼓起勇气问。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赵小哲?他三年前就去世了啊,你不知道吗?当时还挺轰动的,他是回母校演出途中出的车祸。”
小雨挂断电话,泪水再次模糊了视线。原来,小哲一直记得那个约定,甚至准备回母校演出。而她却因为害怕面对回忆,从未参加过任何同学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