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巷子静得只剩下雨后蛙声。许琴靠在床头,悄悄看他数钱。
“舟啊,别瞒妈,你是不是借了高利?”
“没有。”他把 300 元递过去,“这是还你的,剩下的买配件。”
许琴愣了愣,眼眶红了:“你爸在的时候,总说你是个会过日子的娃。后来他走得急,你……唉。”
“妈,这次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我……看清路了。”
许琴半懂不懂,抬手摸了摸他的头发,像摸小时候的他:“你能有路就好。别学那些人,见钱眼开,借债借到命都没了。”
“嗯。”林舟点头。他知道上辈子他不是败在债,而是败在看不清,没路也要往前冲,撞得头破血流。
第二天清早,他捧着一扎现金去了“星州商业银行辰阳支行”。大堂里还摆着木椅,柜台玻璃反光亮得刺眼。
“办理定活两便。”他说。
柜员抬头看他:“存多久?”
“三个月起,分批。”
“利息不高。”
“不是为了利息,是为了纪律。”
柜员愣了愣,在单子上填字,抬头看他一眼。那眼神里,有几分“这年轻人不一样”的微光。
从银行出来的一刻,账簿浮字再现:
“底仓 + 1;风险偏好已校准。”
林舟深吸一口气。这些看不见的“加一”,像在他心里钉下一排钉子,把他这座刚翻修的房子固定在地面上。
第五章 淘市苗头
初冬的辰阳,冷风从巷口钻进来。那本《网海入门·林舟手记》已经出了第三版,纸张从油印换成了骑马钉,有了简单目录。
他不再只卖机器,开始卖“上网套餐”:
旧机+教学+小册子 = 290
新配件升级包(内存+风扇) = 60
上门调试(两小时内) = 10
口碑像雪球一样滚。有人找上门:“小林啊,听说你懂这个‘网上做买卖’,有什么门路?”
门路?
林舟想起账簿里的那行字:“2002-2004:线上商贸启航。”
他决定提前试水,做一个“代发”:从“云都”批小饰品,照片拍清楚,贴在“辰网社区”的“交易板块”,每件加价 2-3 块,邮寄到各地。
“你卖这小玩意儿,能赚钱吗?”同巷的木匠王叔摇头,“邮费都吃掉了。”
“吃不掉。”林舟笑,“邮费由买家付,我赚信息差。”
那时的“交易板块”还稚嫩,骗子多,流程乱。他写了一套“交易规则”,教大家如何确认收货、如何给卖家打“信誉星”。
一个月后,他的账号成了板块里的“星级卖家”。
账簿轻轻一亮:
“线上信誉 + 1;规则制定 + 1。”
他忽然意识到——有时先做规则的人,比先做生意的人赚得更长远。
第六章 试水资本
1999 年的春天,辰阳的“龙湖中学”对面出现了两家网吧,夜里灯火通明,少年们在屏幕前喊叫。他去装系统、调网,顺手在门口贴了一张不起眼的小纸条:“求购坏主板、显卡,价高。”
废旧件成了他的“稳定矿”。他用这些矿,兑换稳定的现金流;用稳定的现金流,去做更冒险一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