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发现让林茜心头一动。他们仿佛忘记了时间,就着冰冷的咖啡和满白板的数字,重新探讨起方案的优化可能。争论、启发、修正……intellectual 上的碰撞产生奇妙的共鸣。直到凌晨两点,一个更趋完善的模型雏形终于诞生。两人相视一笑,疲惫的脸上都带着满足的光彩。
离开公司时,顾临自然地快走一步,为她拉开沉重的玻璃门。就在林茜侧身通过的瞬间,他的手臂无意间轻轻擦过她的后背。那是一个极其短暂、克制的接触,隔着薄薄的夏季职业装面料,却像一道微弱的电流,瞬间穿透了两人因深夜共处而略显松弛的神经。他们同时微微一怔,脚步有片刻的停滞,但谁都没有说破。夜色中,只有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长,空气中弥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暧昧。
回到空荡荡的公寓,林茜卸下职业的盔甲,疲惫地陷进沙发。顾临那个无意间的触碰,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心湖,漾开圈圈涟漪。这久违的、带着些许试探意味的亲近感,让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生命中路过的那些男人,那些起初美好、最终却遗憾收场的感情。
第一个闯入她心扉的,是十六岁的韩哲。那是梧桐树飘絮的春天,空气里都是青春躁动的味道。韩哲是隔壁班的体育委员,有着阳光般的笑容和清澈的眼神,奔跑在篮球场上的身影总能吸引无数女生的目光。他们的开始像所有校园故事一样单纯美好。韩哲会每天在她课桌里放一颗水果糖,会在她值日时默默帮她提水,会在放学后推着自行车陪她走很长一段路,只为了多说几句话。第一次牵手是在放学后拥挤的校门口,人潮中,他的手心出汗,却紧紧攥着她,那种小心翼翼又坚定的力度,让林茜心跳加速,觉得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粉红色的泡泡。那段日子,连空气都是甜的,她觉得韩哲就是童话里走出来的王子,单纯、热情,满心满眼都是她。
然而,随着高考压力临近,裂痕开始出现。韩哲的成绩中等,对未来有些迷茫,而林茜目标明确,学习刻苦。她试图鼓励他,帮他规划复习,韩哲起初还听话,但渐渐变得不耐烦。他开始抱怨林茜给他压力太大,觉得她变得“功利”、“不像以前那么可爱了”。他更愿意和一群同样爱玩的哥们儿泡在篮球场或者游戏厅,对林茜的担忧和规划嗤之以鼻。林茜感到委屈,她不明白为什么为未来努力就成了“不可爱”。争吵开始出现,从最初的赌气冷战,到后来言辞激烈的互相指责。韩哲说她“变了”,林茜觉得他“不求上进”。高考结束,韩哲考去了南方一所普通的大学,而林茜留在了本地的重点大学。距离并没有产生美,反而放大了分歧。电话里,共同话题越来越少,一个谈论社团活动和新的朋友,一个倾诉学业的压力和未来的设想,仿佛两个世界的人。最终,在那年冬天,一场不痛不痒的争吵后,韩哲在电话那头沉默了许久,说:“林茜,我们都累了,算了吧。”没有第三者,没有狗血剧情,只是青春路途上,两个原本同行的人,渐渐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分手那天,林茜哭了很久,不是为了韩哲,更是为了那段曾经无比美好、却终究败给现实差异和成长步调不一致的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