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周倩回应,她几乎是踉跄着,逃离了这片温暖的、却让她感到窒息的空间。
第三章:深挖与疑踪
回到家,反锁上门。林薇背靠着冰冷的防盗门,缓缓滑坐在地板上。
巨大的恐惧过后,是一种更深的冰冷和怀疑。
真的……只是巧合吗?
世界上真的有如此精准的巧合?在她收到第十二条短信的第二天,她最好的朋友,就“恰好”送了一件和短信描述一模一样的毛衣?
这巧合巧得像是精心设计的剧本。
她重新拿出手机,翻出那十二条短信。一条一条,从头到尾,再次仔细阅读。像侦探审视案发现场的证物,不放过任何一个标点符号。
【薇薇,明天降温,记得穿那件米白色的高领毛衣。爱你。——妈妈】
【薇薇,明天降温,记得穿那件米白色的高领毛衣。爱你。——妈妈】
……
一样的措辞,一样的结构,一样的落款。
落款!
她的目光猛地定格在最后两个字上——“妈妈”。
一个微小的、此前一直被巨大情绪掩盖的细节,像沉船碎片一样浮出脑海。
妈妈生前,给她发的所有短信,自称是什么?
是“妈妈”吗?
不!
她猛地从地上弹起来,冲进卧室,从床头柜最底层翻出一个旧的手机盒。里面躺着她淘汰下来的旧手机,那是母亲去世前她一直在用的。
手指因为急切而有些颤抖。她插上电源线,按下开机键。屏幕亮起,熟悉的Logo闪过。她迫不及待地解锁,直接点开短信收件箱。
那个熟悉的、她曾无数次拨打却已成空号的号码,静静地躺在列表最上方。备注是——“老妈”。
她点开,指尖快速向上滑动,屏住呼吸,疯狂地寻找着母亲生前发给她的最后信息。
找到了。
时间,定格在一年前的那个下午。
【老妈:薇薇,妈买了你最爱吃的虾,晚上回来吗?】
这是最后一条。她那天因为一个项目被上司刁难,心情糟透了,看到短信,甚至觉得母亲的关心是一种负担,烦躁地回了句“忙,不回了”,甚至没有多看那个“虾”字一眼。而几个小时后,母亲就在去超市想给她买点别的什么好吃的路上,遭遇了那场该死的车祸。
这份来不及回复的爱和随之而来的愧疚,是她心底最深、最无法愈合的伤口。
她继续往上翻。
【老妈:周末回来吗?给你炖了汤。】
【老妈:钱还够用吗?不够跟老妈说。】
【老妈:天气预报说你们那要下雨,带伞没?】
……
一条条,一篇篇。满屏都是“老妈”的唠叨和关心。
没有一条,母亲自称“妈妈”。没有一条,提到过什么“米白色的高领毛衣”!
那个发短信的人,在模仿母亲,却画虎不成反类犬,暴露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习惯差异!
这个人,知道母亲去世了。 这个人,知道她的手机号码。 这个人,了解她和母亲之间的感情牵绊,甚至可能知道她内心深处对母亲的愧疚。 这个人,试图模仿母亲的口吻,却并不真正了解母亲的语言习惯。 这个人,在用一种看似关怀备至,实则冰冷诡异的方式,持续地、精准地提醒着她那份失去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