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汴河浪子
宣和四年的汴河水,比往年浑浊了许多。陈留镇的码头上,一个中等身材的年轻人正费力地将一艘小船从水中拖上岸。他皮肤黝黑,眼神锐利却带着疏离感,粗布短打已被汗水浸透,腰间挂着一根铜链,在阳光下泛着暗淡的光。
"浪子,今天的船钱。"一个粗壮的船夫伸出手。
张辰从怀里摸出几枚铜钱,递了过去,转身走向镇上的小酒馆。他不喜欢这个称呼,但镇上的人都这么叫他——"浪子",像是对他漂泊无根生活的嘲讽。酒馆里,说书人正讲到"浪里白条"张顺水战高俅的故事,张辰的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的铜链,那是爷爷留下的唯一遗物。
"爷爷,你说江湖义气非真义,护苍生方为侠。可这世道,何为真义?"张辰低声自语,杯中的酒映出他疲惫的面容。
酒馆角落,一个清瘦的年轻人正用手指在桌上划拉着什么,眼神专注。他穿着洗得发白的长衫,手中握着一支算筹,思考时无意识地敲击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这是沈砚,镇上"平价粮栈"的老板,一个试图用算学改变世界的理想主义者。
张辰的目光与沈砚在空中相遇,两人都微微点头,却并未交谈。在这个乱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而他们的命运,即将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中交织。
---
第1章 粮荒之始
汴河的水位一天比一天低,张辰的船生意也越发清淡。这日清晨,他刚将船系好,就听见镇上传来骚动。一群人围在沈砚的粮栈前,吵嚷声不绝于耳。
"沈老板,你这粮价也太黑心了!比李虎的粮行还贵!"一个壮汉拍着柜台吼道。
沈砚站在柜台后,清瘦的脸上满是无奈:"王大哥,这粮价已经是我能拿到的最低价了。上游漕运被官府卡住,运费涨了三倍啊。"
"少废话!要么降价,要么我们就自己拿!"壮汉身后的群众开始躁动。
张辰皱了皱眉,本想转身离开,却看见沈砚的妹妹沈禾从后门探出头来,脸上满是惊恐。他叹了口气,大步走向人群。
"各位乡亲,沈老板说得没错。"张辰的声音不高,却让嘈杂的人群安静下来,"现在上游旱情严重,粮价确实涨了。我昨天刚从开封回来,亲眼所见。"
"浪子,你撑船的,懂什么粮价!"有人不服气。
"我不懂粮价,但我懂水路。"张辰冷冷道,"汴河水位下降,大船过不来,小船运费自然贵。沈老板的粮价,比开封城里便宜两成。"
人群开始骚动,有人低声议论,有人面露惭色。沈砚感激地看着张辰,轻轻点头。
"不过,"张辰话锋一转,"沈老板,你这粮栈只卖不收,是不是也该想想办法帮帮乡亲们?"
沈砚一愣,随即明白了张辰的意思。他沉思片刻,突然眼前一亮:"我有个主意,可以以工代赈..."
---
第2章 意外联手
沈砚的"以工代赈"计划很快在镇上传开。他提出让缺粮的乡亲们来粮栈帮忙搬运、清理,换取粮食和少量工钱。这个主意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但也引起了李虎的不满。
"沈砚这小子,坏了规矩!"李虎在自家粮行里拍着桌子,"粮价是我们几家说好的,他凭什么降价?"
"老板,要不要给他点教训?"李虎的打手头目试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