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我发现你其实很擅长观察。"一日,沈砚看着张辰绘制的码头地图,赞叹道。
"常年撑船,不看清楚水路和岸边情况,怕是要翻船的。"张辰淡淡道,"不过,你这地图画得比我好多了。"
沈砚笑了笑:"这是算学的一种应用。精确的测量和计算,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
张辰看着沈砚专注的侧脸,突然意识到,这个年轻人和他想象中的商人完全不同。沈砚不是为了赚钱,而是真的想帮助镇上的人。而自己呢?除了厌恶暴力,他到底想要什么?
"沈老板,"张辰突然问道,"你为什么这么做?为了钱?"
沈砚摇摇头:"我父亲曾是粮商,因拒绝向贪官行贿而破产病逝。他临终前告诉我,商人亦应有社会责任。我这么做,是为了完成他的心愿,也是为了证明——商亦有义。"
张辰沉默了。他想起了爷爷临终前的话:"江湖义气非真义,护苍生方为侠。"或许,他和沈砚走的路不同,但目标却是一致的。
就在这时,粮栈外传来一阵骚动。李虎带着一队官府的人来了,为首的是开封府的一个小吏。
"沈砚!你私藏官粮,扰乱市场,跟我们走一趟!"小吏厉声喝道。
张辰和沈砚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
第4章 官商勾结
开封府的小吏姓王,是李虎的远房表亲。他带着一队衙役,气势汹汹地冲进粮栈,二话不说就要抓人。
"王大人,这是何意?"沈砚冷静地问道。
"何意?"王启年冷笑一声,"你私藏官粮,扰乱市场,还敢问?来人,把沈砚带走!"
衙役们正要上前,张辰突然挡在沈砚面前:"王大人,这粮食不是官粮,是我们从李虎那里截下的囤货。"
"浪子,你少多管闲事!"王启年喝道,"李老板是正经商人,岂会囤积居奇?倒是你,撑船的不好好撑船,掺和这些事做什么?"
张辰正要反驳,突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门口传来:"王大人,好久不见啊。"
众人回头,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站在门口,正是陈留镇前都头,如今已退休的王启年——与开封府的王启年同名,却是两个人。
"王都头?"开封府的王启年脸色微变,"你怎么来了?"
"听说老弟来陈留镇办事,老夫特来看看。"王都头慢悠悠地走进来,目光扫过众人,"不过,老弟这办事方式,似乎不太妥当啊。"
"王都头,你退休了,就别管这些事了。"开封府的王启年不耐烦道。
"老夫虽然退休,但陈留镇的事,还是知道的。"王都头淡淡道,"沈老板的粮栈,是镇上百姓的救命稻草。李虎囤积居奇,才是真正扰乱市场的人。"
开封府的王启年脸色难看,但也不敢对王都头太过无礼。毕竟王都头在陈留镇任职多年,威望仍在。
"这样吧,"王都头提议道,"既然王大人怀疑粮食来路不明,那就查一查。如果是官粮,沈老板自然难逃罪责;如果不是,王大人可要给沈老板一个交代。"
开封府的王启年无奈,只得同意调查。结果不出所料,这批粮食确实是李虎的囤货,与官府无关。
"这...这可能是误会。"开封府的王启年尴尬地说道。
"误会?"王都头冷笑,"王大人,李虎给了你多少好处,让你这么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