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阴沉着脸:"不急,先看看他能撑多久。"
与此同时,张辰的船接到了一个奇怪的活儿——半夜运一批"货物"到下游。雇主神秘兮兮,报酬却高得离谱。张辰本想拒绝,但对方开出的价钱足够他买下自己的船。
"浪子,这活儿接不接?"船上的老伙计问道。
张辰望着浑浊的汴河水,犹豫片刻:"接,但得看看是什么货。"
半夜,张辰如约来到码头,却发现来人竟是李虎的手下。他们搬上船的,赫然是一袋袋粮食。
"这是怎么回事?"张辰皱眉道。
"李老板的粮,运到下游卖个好价钱。"打手头目狞笑道,"怎么,浪子想反悔?"
张辰正要发作,突然听到岸上传来骚动。只见沈砚带着几个镇民冲了过来:"李虎!你囤积居奇,还想把粮食运出去高价售卖!"
打手们见状,立刻拔出刀来。张辰站在船头,看着对峙的双方,内心挣扎。他厌恶暴力,但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沈砚吃亏。
"沈老板,带人快走!"张辰突然喊道,随即抽出腰间的铜链,猛地甩向最近的打手。铜链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准确无误地缠住了那人的手腕。
"浪子,你!"打手头目大怒。
"我爷爷说过,护苍生方为侠。"张辰冷冷道,"你们这些为富不仁的,不配称侠。"
一场混战就此展开。张辰的武艺远超打手们的想象,而沈砚也机智地指挥镇民用石块和木棍从旁协助。最终,李虎的手下狼狈逃窜,留下一船粮食。
"浪子,谢谢你。"沈砚气喘吁吁地说道。
张辰看着地上的粮食,突然明白了什么:"这些粮食,是你要用来救济乡亲的吧?"
沈砚点头:"我听说李虎要运走一批粮,就猜到是他的囤货。没想到你会..."
"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张辰打断他,"不过,现在粮食有了,你打算怎么处理?"
沈砚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有个计划,但需要你的帮助..."
---
第3章 平价粮栈
沈砚的计划很快付诸实施。在张辰的帮助下,那批被截下的粮食被运到了粮栈,以平价卖给镇民。更令人惊讶的是,沈砚还推出了"联保机制"——五户人家可以组成一个小组,互相担保,先拿粮后付款。
"这样能确保粮食真正到了需要的人手中,而不是被囤积起来。"沈砚向张辰解释道,"而且,通过联保,邻里之间也能互相照应。"
张辰不得不佩服沈砚的头脑。这个看似文弱的年轻人,心思缜密得惊人。
"不过,李虎不会善罢甘休的。"张辰提醒道。
"我知道,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支持。"沈砚神秘地笑了笑,"我已经联系了镇上的其他小商户,还有赵秀才。"
赵秀才是镇上的落魄书生,曾是太学生,因反对新法被贬到陈留镇。起初,他对沈砚的"义商"理念嗤之以鼻,认为商人无利不起早。但经过几次交谈,他渐渐被沈砚的诚意打动。
"商亦有义,此乃先贤所言。"赵秀才捋着胡须说道,"沈贤弟此举,正是'义利兼顾'的典范。"
在赵秀才的引荐下,更多镇上的知识分子开始支持沈砚。他们帮助沈砚起草了一份《陈留救荒策》,提出了具体的粮食分配和价格调控方案。
与此同时,张辰也没有闲着。他利用自己撑船的便利,暗中观察李虎的一举一动,并将情报传递给沈砚。两人一个负责策略,一个负责执行,配合得越来越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