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死刑,只因在被害人死前三分钟报警!
我,一个刚拿到执业证的菜鸟律师,发誓要为他翻案,却在一步步的调查中,发现这根本不是一场冤案。
他不是待宰的羔羊,而是操纵一切的魔鬼。
我不是正义的使者,而是他复仇计划里,最锋利的一把刀。
在这场用生命布局的审判中,每一个人都是棋子,而真相,被活埋在摩天大楼的地基深处,等待着一场用鲜血献祭的开庭。
你准备好,和我一起挖开这罪恶的坟墓了吗?
01
法槌落下。
那声音沉闷得不像敲在木质的审判桌上,更像一下下砸在我胸口,震得我五脏六腑都在翻腾。
“被告人张和,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我站在辩护席上,浑身僵硬,眼睁睁看着两个高大的法警走上前,架住张和的胳膊。他穿着一身灰色的看守所号服,身形单薄得像一张纸。
他没有挣扎,甚至没有回头看我一眼,只是被法警带着往外走。经过我身边时,他的眼神平静得可怕,像一潭结了冰的深水,不起丝毫波澜。
公诉人列举的证据链,像钢铁一样坚不可摧。
张和,在工地宿舍,用一根电线勒死了工友孙华。
三分钟后,他自己拨打了报警电话。
现场勘查,宿舍门窗完好,只有他一个人的指纹。他自己也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动机是“劳务纠纷”。
庭审上,我用尽了所有从法学院学来的辩护技巧,试图从证据里找出哪怕一丝一毫的破绽,但一切都无济于事。
我内心有个声音在嘶吼:“一切都太‘完美’了,完美得像一个事先写好的剧本。”
我输了,输得一败涂地。
走出法院大门,盛夏的阳光刺得我眼睛生疼。我脱下那身借来的、大了半号的律师袍,感觉自己像一个被打败的士兵,狼狈不堪。
几天后,在一审判决书下来之后,我去了看守所。
会见室里,冰冷的玻璃隔开了我和张和。他的脸没什么血色,但那双眼睛,却像在灰烬里重新燃起了火苗,淬着光。
我隔着电话听筒问他:“为什么要认罪?如果是被逼的,你告诉我。”
他只是摇头,什么也不说。
我把能想到的所有可能性都问了一遍,他始终沉默。会见时间快到了,我彻底泄了气,准备起身离开。
就在我站起来的那一刻,他忽然抬起头,用尽全身的力气,无声地用口型对我说出三个字。
他的嘴唇干裂起皮,每一个口型都绷得很紧,眼神里混杂着不甘、怨毒和一丝我几乎要错过的,微弱的恳求。
“周……钱……买……”
我脑子里“嗡”的一声。周钱买?周钱买什么?买凶杀人?
这三个字像一把生了锈的钥匙,猛地插进了我那扇即将彻底关上的心门。
我拿着这三个字,像拿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激动地冲回律所,找到我的主任,申请提起上诉。
主任姓王,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律师,头发已经半白。他扶了扶老花镜,看了一眼我递过去的卷宗,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李明,别天真了。”他声音很冷,“张和已经认罪,所有证据都指向他。这个案子是铁案。”
“可是主任,张和最后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