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堤坝的工程款,怎么会少了这么多?李嵩那边到底是什么意思?”
当时她以为只是寻常的账目问题,如今想来,或许那便是父亲被构陷的关键。
她开始在偏房里寻找线索,偏房的书籍多是兵书和史书,卷宗却多是关于各地水利工程的记载,甚至还有不少去年黄河堤坝修缮时的奏报。
她不敢声张,只能趁着无人的时候,悄悄翻阅那些与黄河堤坝相关的卷宗。
卷宗里的内容杂乱无章,有各地官员的奏报,有工匠的施工记录,还有粮草、银两的调拨清单,她一页一页的看,一字一字的记。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后,她在一份旧卷宗的夹层里,发现了一张被撕碎又重新粘好的纸条,纸条上的字迹模糊,却能辨认出“黄河”“银两”“李大人”几个字。
李大人?她立刻想起,父亲出事前,负责督查黄河堤坝工程的,正是户部侍郎李嵩,而李嵩,正是当朝丞相的门生。
这个发现让姜月昭激动不已,她小心翼翼地将纸条收好,这或许就是父亲被构陷的证据,可她如今身份特殊,根本无法自由出入王府,更别提去打探李嵩的消息。
正当她一筹莫展时,却在一次去厨房取点心时,遇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是柳嬷嬷的儿子,阿福。
他曾是尚书府的家丁,尚书府出事时,他恰好在外采买,侥幸逃过一劫。
阿福看到姜月昭时,先是一愣,随即眼睛通红,扑通一声便跪了下来:“小姐,真的是您!”
姜月昭连忙扶起他:“阿福,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听说镇北王府招人,便想来试试。”
阿福抹了把眼泪:“我想着,王府人多,或许能打听些府里人的消息,没想到竟能遇到您,小姐,府里的丫鬟和嬷嬷......”
姜月昭声音有些沙哑:“我不知道,发卖那日我与她们分开了,此后便再也没有见过。”
她顿了顿,又道:“阿福,我问你,去年父亲督查黄河堤坝工程时,你有没有听说过什么不对劲的事?”
阿福皱起眉头,仔细回想了片刻:“李大人?我好像听账房先生提过一嘴,去年秋天,李大人派人来府里,给老爷送了一份账本,说是黄河堤坝的工程款清单,老爷看了之后,脸色很不好,后来老爷还派我去户部送过一封信,可我到了户部,李大人却不在,说是去了丞相府。”
果然!
姜月昭的心沉了下去,看来父亲的死,不仅与李嵩有关,还牵扯到了丞相府。
丞相是当朝太子的岳丈,若此事牵扯到丞相,甚至牵扯到太子,那翻案的难度,无疑又大了许多。
“阿福,你能不能帮我一个忙?你在王府里做事,消息灵通,我想让你帮我打探一下,李嵩最近的行踪,尤其是关于去年黄河堤坝工程款的事,有任何消息,都要告诉我。”
阿福重重地点头:“小姐放心,我一定办妥!就算拼了这条命,也要帮老爷洗刷冤屈!”
4 真相浮现
从那以后,姜月昭更加谨慎,她利用肖砚给她的便利,在偏房里查找更多关于李嵩和丞相府的资料,又让阿福在外打探消息,将零碎的线索一点点拼凑起来。
她不知道的是,她的一举一动,都落在了肖砚的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