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猛地直起身,不再看几乎气晕的皇帝,转而用镔铁拐杖的尖端,直指那金光璀璨的龙椅,用尽全身力气嘶吼,声震殿宇:“这个位置,您就自己坐到底!千万别传给我!本太子就在东宫,等着您的赐死圣旨!但凡眨一下眼,求一声饶,我李承乾就是后娘养的!”
说完,他猛地转身,拖着那条疼痛钻心的残腿,捂着脸上仍在渗血的鞭痕,昂着头,一步一步,决绝地朝着殿外肃立的禁军走去。每一步都因腿疾而显得踉跄蹒跚,却硬是让他走出了一种奔赴刑场、引颈就戮般的悲壮与惨烈。
“站住!你这逆子!你要气死朕吗?!给朕站住!”李世民在他身后声嘶力竭地怒吼,声音因极度的气急败坏而剧烈颤抖,甚至带上了破音。
李承乾(朱高煦)只是微微顿了顿身形,却没有回头,甚至没有减缓步伐。他只是用尽最后的力气,背对着那个掌控天下的帝王,对着空旷的殿门方向吼道:“我朱高……不,我李承乾,从今日起,不再是您棋盘上任您拿捏的棋子!您的皇位,您的贞观盛世,您自己守着玩去吧!”
第三章 帝王心术,雷霆反思
李承乾(朱高煦)那倔强而狼狈的背影,终于彻底消失在太极殿那扇沉重的朱漆殿门外,仿佛带走了殿内所有的声息与活气。空旷死寂的大殿里,只剩下李世民一人,粗重的喘息声在巨大的空间里回响。他死死地盯着地上那滩已经变得暗红的血迹,以及那根掉落在血泊边缘、象征着父亲权威尽失的马鞭,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的眩晕袭来,不得不再次扶住龙椅才能站稳。
这个儿子……到底是怎么了?是中了邪,还是……真的疯了?
他恍惚间想起李承乾幼时的模样,那个聪慧伶俐、被他亲自抱在膝头教授《论语》的嫡长子,眼神清澈,笑容腼腆,曾是他最大的欣慰与期望。可自从那次坠马落下腿疾之后,一切都变了。儿子日渐消沉,性情变得阴郁难测,甚至开始自暴自弃,行为荒诞不羁,越来越懦弱不堪,令他失望透顶。可今日……今日跪在这里,与他这个父皇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的李承乾,哪里还有半分往日的怯懦与阴郁?那眼神里的桀骜不驯,那语气中的老辣狠厉,那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甚至敢把皇帝拉下马的亡命徒般的凶悍气劲,分明是……
李世民猛地打了一个寒颤,想起了一个人,一个他在翻阅前朝秘辛、了解周边强敌时,在关于大明靖难之役的零星记载中看到的名字——那个与明成祖朱棣杀得难解难分,最终却功败垂成,被活活烤死在铜缸里的汉王,朱高煦!
难道……难道这世间真有如此荒诞离奇、借尸还魂之事?!
一个荒谬绝伦却又无比贴合现状的念头,不受控制地在他心中疯狂滋生,让他瞬间毛骨悚然,脊背发凉。他用力摇了摇头,试图驱散这过于荒诞不经的想法,却发现越是细想,今日李承乾的每一句诛心之言、每一个不合常理的动作神态,都带着一股与年龄、经历完全不符的老辣、悍勇和洞察力,那绝不是一个自幼养在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太子所能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