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回答不卑不亢,既没有慌乱认错,也没有直接顶撞,反而点出了自己标注的用意,将了赵峰一军。
赵峰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苏晴会是这个反应。他预想中的新人惶恐或辩解都没有出现。他脸上的肌肉僵硬了一下,随即又扯出那副惯有的笑容:“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态度是好的。这样,下周公司有个重要的客户提案,‘启明星’项目,你也加入进来,跟张薇他们学习一下。从最基础的资料收集和PPT美化做起,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
“启明星”项目是策划部今年重点攻坚的大客户,难度极高,竞争激烈。赵峰这个时候让一个新人加入,美其名曰“学习”,实则多半是找个打杂的背锅侠。
“谢谢赵经理给的机会,我会努力。”苏晴依旧面无表情地应下。
“好,出去忙吧。”赵峰挥挥手,重新端起了茶杯。
走出办公室,苏晴能感觉到几道目光或明或暗地投向她,有同情,有好奇,更多的是幸灾乐祸。谁都看得出来,赵经理这是要把这个“关系户”放到火上烤了。
张薇迎面走来,皮笑肉不笑地说:“苏晴,恭喜啊,能参与‘启明星’项目。好好干,别给赵经理丢脸。”说完,扭身走了。
李悦赶紧凑过来:“晴晴,没事吧?赵经理说什么了?‘启明星’那个项目就是个坑,听说客户特别难搞,之前已经换了两波人了!”
苏晴坐回工位,打开电脑,轻声说:“没事,就是个学习的机会。”
她点开公司内部系统,开始搜索所有与“启明星”项目、目标客户“科睿集团”相关的信息。屏幕上快速滚过复杂的市场分析、技术文档、竞争对手报告……
没有人注意到,苏晴浏览文件的速度快得惊人,眼神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了然。科睿集团……这个客户,她似乎并不陌生。
3
接下来的几天,苏晴成了“启明星”项目组里最忙碌,也最沉默的人。
张薇作为项目主管,将最繁琐、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都丢给了她:无穷无尽的市场数据录入、格式混乱的PPT排版美化、甚至包括给项目组订下午茶、跑腿打印资料。
“苏晴,这份去年的行业报告,把关键数据提炼出来,做成图表,下班前给我。” “苏晴,这版PPT的配色太难看了,全部按公司VI标准改掉,注意动画效果要流畅。” “苏晴,去楼下星巴克给大家买杯咖啡,老规矩,记账。”
同组的其他两位资深同事,对此习以为常,甚至偶尔也会顺手把自己的杂事丢给苏晴。在他们看来,这个新人就是来打杂的。
苏晴没有任何怨言,总是安静地接任务,然后高效地完成。她做的数据图表清晰美观,PPT排版专业大气,甚至连买的咖啡都从没弄错过口味。
但她也并非全然被动。
在完成那些“低级”任务的过程中,她利用一切机会,深入阅读和理解所有经手的资料。晚上下班后,当办公室空无一人,她会留下来,用自己的权限查阅更多核心的、不对项目组全员开放的高级数据库和市场分析模型。
她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
项目组目前的提案方向,完全是基于赵峰拍脑袋决定的一个所谓“创新点”,但这个点与科睿集团真正的痛点和发展战略南辕北辙。之前几版提案被客户否决,根本原因就在于此。而赵峰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从不承认方向错误,只是一味要求下面的人修改细节,包装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