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然而,当张薇手忙脚乱地开始核实时,她惊恐地发现,苏晴说的是对的!两家权威数据源在某个细分指标上确实存在微小差异。虽然如赵峰所说,可能不影响宏观结论,但万一被较真的客户当场指出来,无疑会显得恒亚准备工作不细致,严重影响专业形象。

此时已是下班时间,重新调整模型和数据已经来不及了。张薇急得满头大汗,最后只能硬着头皮,将相关数据图表做了极其细微的、不引人注目的调整,并祈祷明天科睿的人不会注意到这个点。

这一切,都被看似早已下班的苏晴,通过某个未退出的远程连接,看得一清二楚。

苏晴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第一个暗礁,已经布下。她提醒过了,是赵峰和张薇自己的傲慢和疏忽,选择了忽视。这小小的数据差异,将成为明日提案会上,第一道细微的裂痕。

而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她深知,科睿集团那位新任CTO,可不仅仅是在意数据严谨那么简单。他更厌恶的,是被人愚弄,是看到一份明显超越讲述者自身能力、疑似“嫁接”而来的方案。

赵峰讲得越好,越是夸夸其谈,距离真相被揭穿的那一刻,就越近。

7

提案日终于到来。

恒亚科技最大的会议室里,窗明几净,投影设备调试完毕。赵峰穿着最昂贵的西装,头发梳得油光锃亮,提前半小时就在会议室里踱步,反复默念着讲稿。张薇和项目组成员也早早到场,个个神情紧张,如临大敌。

苏晴依旧是那身朴素的职业装,她安静地坐在会议桌的末位,面前摊开一本普通的笔记本和一支笔,像极了一个来做会议记录的边缘角色。

科睿集团的代表团准时抵达。为首的是采购总监,一位面色严肃的中年男性。而跟在他身后的,正是那位关键人物——新任CTO,陈麦克。他看起来四十岁左右,戴着金丝眼镜,面容冷峻,目光锐利,周身散发着一种技术权威特有的冷静和气场。

简单的寒暄后,会议进入正题。

赵峰深吸一口气,走到投影幕前,开始了他的表演。他努力模仿着报告中的那种专业和自信,试图将每一个观点都讲得深入人心。

起初,一切似乎很顺利。科睿的采购总监不时点头,陈麦克则安静地听着,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看不出喜怒。

赵峰受到鼓舞,讲得越发投入,甚至开始即兴发挥,添加了一些他自己认为能体现“战略高度”的宏大叙述,这些内容恰恰是苏晴原始报告中刻意避免的虚浮之词。

苏晴低头,在笔记本上轻轻画了一个叉。

当讲到第五章,那个供应链优化模型时,赵峰刻意放慢了语调,强调这个模型的“独创性”和“精准预测能力”。

就在这时,陈麦克突然抬手,用流利的中文打断了赵峰,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赵经理,抱歉打断一下。关于这个模型引用的Q3行业数据,与科睿上周发布的财报中第三项指标,似乎存在大约3.5%的偏差。请问,这个偏差在你们的模型敏感性分析中,会对最终的投资回报率预测产生多大影响?”

会议室的空气瞬间凝固。

赵峰的脸上的笑容瞬间冻结,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完全没准备这个问题!他求助般地看向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