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宫后的日子,比潜邸复杂得多。后宫妃嫔众多,各有家族势力撑腰,明争暗斗从未停歇。沈清辞作为皇后,既要维持后宫秩序,又要为沈家谋取利益,日子过得并不轻松。
苏怜月入宫后,性子收敛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样直言不讳,待人接物也多了几分谨慎。她从不主动参与妃嫔间的争斗,每日只是在长乐宫里看书、作画,偶尔去给太后请安,倒也清净。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苏怜月虽不争,却挡了别人的路。贵妃李氏是吏部尚书的女儿,入宫前便与沈清辞相识,一直以皇后马首是瞻。她见苏怜月虽无显赫家世,却深得太后几分喜爱,便心生不满,总想找机会打压她。
一日,太后在御花园设宴,邀请后宫妃嫔赏花。席间,李氏故意提起苏怜月的家世:“宸妃妹妹,听说你父亲以前是御史?可惜啊,好好的官不当,偏要做那忤逆之事,连累全家,妹妹能有今日,也算是万幸了。”
这话一出,席间瞬间安静下来。众人都看向苏怜月,等着看她的笑话。苏怜月握着酒杯的手紧了紧,脸色苍白,却强忍着没发作。
就在这时,沈清辞开口了:“李贵妃这话就不对了。宸妃妹妹如今已是陛下的妃嫔,过去的事何必再提?再说,宸妃妹妹入宫后谨言慎行,深得太后喜爱,陛下也常夸她品性纯良,李贵妃还是少说些无关紧要的话,免得惹太后不快。”
李氏没想到沈清辞会帮苏怜月,愣了愣,随即讪讪地笑道:“皇后娘娘说的是,是臣妾失言了。”
太后也开口打圆场:“好了,赏花要紧,别为这点小事扫了兴致。”
宴席继续,苏怜月却没了胃口。她看向沈清辞,眼里满是感激。沈清辞回给她一个安抚的眼神,示意她别放在心上。
宴席结束后,苏怜月跟着沈清辞回中宫。路上,苏怜月轻声说:“娘娘,今日多谢您为我解围。”
“我们之间,不必说谢。”沈清辞放慢脚步,“只是你要记住,在这后宫里,一味忍让是没用的。李氏今日敢这么对你,明日就敢变本加厉。你若不反击,只会让人觉得你好欺负。”
苏怜月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娘娘教训的是,臣妾记住了。”
从那以后,苏怜月开始学着反击。有一次,李氏故意在她的汤药里加了寒凉之物,想让她身子不适。苏怜月察觉后,没有声张,而是在李氏去给太后请安时,“不小心”打翻了汤药,让太后看到了汤药里的异样。太后大怒,罚了李氏禁足一个月,还斥责了她心思歹毒。
沈清辞得知此事后,心里有些复杂。她既为苏怜月学会保护自己而高兴,又隐隐觉得,苏怜月似乎变了,不再是以前那个需要她保护的小丫头了。
景和帝登基后,一直忙于朝政,很少后宫。英国公府想让沈清辞尽快生下皇子,巩固后位,便时常给沈清辞送些助孕的汤药。沈清辞心里清楚,自己是沈家的希望,必须尽快有个孩子。
可她和萧景渊之间,始终隔着一层。萧景渊待她依旧客气,偶尔会来中宫留宿,却从未有过夫妻间的温情。沈清辞知道,萧景渊心里,或许从来没有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