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人王,烈火焚歌
朝歌城的天空,是被箭矢和术法流光撕碎的破布,浸染着血色与烟尘的浑浊。摘星楼,这座曾欲揽星辰入怀的巍峨建筑,此刻正如商王朝巨大的墓碑,在喊杀与哀嚎声中兀自矗立,承受着最后的风雨。
帝辛,子姓,名受,世人称之为纣。
他立于栏前,玄色王袍破损,染着暗红的血迹,却依旧挺直如松。那双曾被谗臣畏如雷霆、被百姓敬若神明的眼睛,此刻倒映着下方燃烧的宫阙、溃散的士卒、几具庞大的妖族尸骸、以及如潮水般涌入的、打着“周”字旗号的军队。
没有癫狂,没有绝望,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几乎要将这天地都吞噬的悲凉与讥诮。
“大王……”身后传来老臣沙哑的声音,带着哭腔,“走吧,从密道……还有……”
“走?”帝辛的声音低沉,却异常清晰,穿透了远处的厮杀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今,这‘土’已归了‘天’,还有何处可去?”
他缓缓转身,目光扫过身后寥寥无几、个个带伤的近卫与臣子,以及一位衣甲破碎、嘴角溢血、却仍难掩其绝色姿容的女子——青丘狐族代表苏己,还有一位身形踉跄、臂膀化为岩石残肢的石灵将领。他们眼中是忠诚,是恐惧,是妖族盟友的决绝,更多的是不解。不解为何英明神武的大王晚年会行暴政?不解为何国力雄厚的大商败得如此迅速?不解为何那些曾受国恩的诸侯、甚至神灵,都站在了西岐姬发那一边?
只有帝辛自己知道。
这不是王朝的更迭。
这是人族的葬礼,亦是百族抗争的终曲。
“他们说孤残暴,说孤昏聩,说孤不敬天神……”帝辛嗤笑一声,笑声里是淬了冰的恨意,“可知若孤低头,若我大商屈膝,今日引狼入室、跪拜那‘昊天’的,便该是孤!而非他姬发小儿!”“他们说孤勾结妖族,祸乱人间?却不知这天地本为万族共有!若非三十三天欲掌一切,奴役众生,孤又何须与妖族诸位道友歃血为盟,共抗此劫!”
臣子们懵懂。他们只知周武王仁义之师,顺应天命。
天命?
帝辛仰头,望向那被硝烟模糊了的、更高远的天穹。那里,似乎有无数双冰冷的目光正俯瞰着这一切,如同看着棋盘上即将被吃掉的棋子。
他感受到了,那股笼罩四野、无处不在的压制之力。它让英勇的战士变得虚弱,让聪慧的谋士变得愚钝,让体内那传承自上古、本可引动风云的血脉之力,如同沉睡的死水。也让身旁妖族盟友的澎湃妖力,如同被无形枷锁束缚,难以施展。
九天玄女……呵,好一个天神使者!传授姬发排兵布阵、奇门遁甲之术?不过是送来禁锢我人族锋芒的枷锁!更是分化万族、逐个击破的毒计!
还有那封神榜……姜子牙手持的那卷看似神圣的帛书,每多一个名字,人族的气运便弱一分!那吸走的,是我人族英杰的不灭真灵!断的是肉身成圣之路!又何尝不是妖族俊杰的元灵本源!
“他们……要的不是江山,”帝辛的声音如同梦呓,却又带着锥心之痛,“他们要的,是我人族自轩辕黄帝以来,于天地间争得的……那一点不朽的可能!”“他们要的,是这世间万灵,皆匍匐于其脚下,永世为奴!”
“他们要的是,从此世上再无人王,只有跪伏于地、乞求神灵怜悯的——天子!”
最后两个字,他几乎是嘶吼而出,带着滔天的恨意与不甘。
脚下的震动越发剧烈,周军的欢呼声越来越近。已经能听到姜子牙那老迈却中气十足的声音,在宣读着“天罚商纣”“剿灭人妖邪祟”的檄文。
帝辛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浓重血锈味和焦糊味以及淡淡妖血腥气的空气。
再睁开时,已是一片决然的平静。
“取火来。”
秘辛回溯,天道之谋
时间仿佛回溯到数月之前,局势尚未彻底崩坏之时。
鹿台之上,帝辛与一披发跣足、身形魁伟如魔神的老者相对而坐。老者名恶来,力能搏虎豹,乃帝辛心腹,亦是人族中少数还能保持部分远古血脉力量的强者之一。除此之外,尚有数位气息或磅礴、或阴郁、或炽热的身影落座,乃是来自不同妖族、同样感受到危机迫近的代表。此刻,他面容扭曲,浑身虬结的肌肉微微颤抖,不是在害怕,而是在抵抗一种无形的、来自天地间的庞大压力。在座几位妖族代表亦神色凝重,显是同样感受到了那无处不在的压制。
“大王,感受到了吗?”恶来的声音如同困兽的低吼,“这天地间的‘气’,越来越稀薄了!以前运转功法,如大河奔流,如今却似滴水穿石!那些投靠西岐的炼气士,他们的法宝、术法威力却在倍增!仿佛……仿佛这天地在帮他们,在压我们!”一位头生独角的妖王闷声道:“何止人族灵气!我族聚居之地,灵泉枯竭,地脉沉寂,幼崽开智愈发艰难!反倒是西岐军中,时有诡异气息勃发,非人非妖,令人心悸!”
帝辛沉默,指尖在冰冷的青铜酒爵上摩挲。他的感受比恶来更清晰。不仅是灵气稀薄,更有一种规则层面的改变正在发生。一种针对人族血脉的、恶毒的“稀释”和“封锁”。而这种封锁,显然并非只针对人族。
“恶来,你可知何为封神?”帝辛忽然问道。他的目光也扫过在场诸位妖族代表。
恶来一怔:“姜子牙那老儿不是说,为有功于天地者,谋一个神位正果?”
“正果?”帝辛冷笑,“那是收割我人族英魂的镰刀!是真灵永锢的囚笼!”“亦是吸食万族元灵的本源,以滋养三十三天的盛宴!”一位身着羽衣的妖族女子冷声补充,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
他站起身,走到栏边,望向西方岐山的方向,目光仿佛能穿透虚空,看到那座巍峨的封神台。
“上古之时,人族孱弱,于万族夹缝中求生。然我先祖,观天察地,炼气修身,开辟九窍,沟通宇宙,渐有抗衡神灵、比肩大妖之力。轩辕黄帝,御龙飞升;大禹治水,定鼎九州。那时,人族寿元悠长,强者可活万载春秋,动作不衰!何等的逍遥自在!”“那时,天地广阔,万族竞自由,虽亦有征伐,却无这等来自‘天’的恶意禁锢!”一位老妖叹息道,眼中充满追忆。
他的声音带着追忆的豪迈,随即化为刺骨的冰寒。
“但,这忤逆了‘天’!昊天上帝,高居三十三天外,岂容下界生灵摆脱掌控?岂容人族自行掌握命运,追求那不假外求的肉身成圣?”“岂容妖族依循古法,壮大自身,乃至威胁天界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