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更新时间:2025-10-17 04:04:08

“我也不太清楚,”林晚诚实地说,“不过你可以在地图上搜‘应急物资店’,应该能找到卖水泵的。对了,你买水泵是为了应对水管冻裂?”

“是啊,”男人叹了口气,“我老家在农村,去年冬天停了三天电,水管全冻了,只能去村口的井里挑水,我妈膝盖不好,挑水太费劲。今年天气看着更怪,提前备着总没错。”

林晚心里一动——她老家也在农村,跟男人说的情况差不多,只是她太久没回去,早忘了“农村基建弱”这回事。“你说得对,”她点点头,“我老家也这样,冬天特别容易断水断电。对了,你还备了别的吗?比如粮食什么的。”

“正打算呢,”男人拿出手机,点开一个备忘录,“我列了个清单,想先买几袋真空大米,再备点罐头,就是不知道哪种罐头耐储。你是护士,对这些有没有研究?”

林晚凑过去看,清单上写着“大米、罐头、发电机”,跟她心里隐约想的差不多。“罐头的话,牛肉罐头和金枪鱼罐头保质期长,一般能到两年,打开就能吃,很方便。”她补充道,“大米选真空包装的,放得久,还能在里面放几瓣大蒜防蛀虫。”

“谢谢啊,”男人笑了笑,把手机收起来,“我叫陈屿,我妈在你们科住院,高血压,刚办完手续。以后要是有物资方面的问题,能不能请教你?”

林晚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可以,我叫林晚,这是我微信,你加我吧。”

加完微信,陈屿要去病房陪他妈妈,两人道别后,林晚才慢慢往家走。路上,她又刷到一条新闻——《联合国粮农组织:极端天气或致全球粮食减产,建议民众适当储备应急食品》。这一次,她没划走,而是认真读了一遍,里面提到“普通家庭可储备足够3-6个月的耐储食品,优先选择高能量、易烹饪的品类”。

回到出租屋,林晚把自己扔在沙发上,脑子里翻来覆去都是这两天听到的事——江西的粮荒、北方的暴雪、断货的药品、陈屿说的农村断水,还有粮农组织的预警。这些事单独看都不算什么,可凑在一起,就像一张慢慢收紧的网,让她喘不过气。

她起身走到书桌前,拿出一张A4纸,写下“应急物资清单”五个字。虽然还没决定要囤多少,但她知道,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无所谓”了。她先在纸上写了“医疗类”,下面列了爸爸的降压药、妈妈的哮喘药,还有常用的感冒药、退烧药;又写了“食品类”,列了大米、罐头、压缩饼干;最后写了“工具类”,列了手动水泵、手电筒。

写完,她看着这张薄薄的纸,心里忽然踏实了点。她知道,现在还不用急着辞职搬家,毕竟工作还得做,父母也不一定能接受“末世”的说法。但她可以利用休息时间,慢慢准备,先从容易囤的、不显眼的物资开始,比如先买几盒常用药,再备两袋真空大米,一点点来。

这时候,微信响了,是陈屿发来的:“林护士,我搜了应急物资店,找到一家卖手动水泵的,还看到有卖太阳能手电筒的,这个是不是比普通手电筒好用?”

林晚笑了笑,回复:“对,太阳能的不用换电池,适合长期应急,你可以买两个,一个放家里,一个放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