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更新时间:2025-10-17 04:04:07

第一章 病房里的“危机信号”:从不在意到心头一紧

市一院内科的夜班总带着股熬人的静,凌晨三点,林晚换完最后一瓶输液,靠在护士站的椅子上揉了揉太阳穴。手机屏幕亮着,是刚刷到的本地新闻推送——“城西水库水位超警戒,防汛部门启动24小时值守”,她扫了眼标题,随手划走,心里只想着“又是常规预警,年年都有”。

“小林,还没歇呢?”值班医生老张端着杯热咖啡走过来,指了指手机,“你看北方那暴雪没?十月初就下这么大,高速封了三天,菜都运不过来,我老家那边白菜都涨到六块一斤了。”

林晚接过咖啡,指尖暖了暖:“看了眼,还以为是个别地方的事呢。”

“个别?”老张嗤笑一声,点开气象局的报告,“你看这个,今年全球极端气候事件比去年多三成,洪涝、干旱、寒潮全扎堆了。我堂哥在粮站上班,说最近来买米的人都多了,还有人一次性买五十斤,说是怕后面涨价。”

林晚心里“咯噔”一下,想起昨天白班时3床大爷说的话。那大爷是江西人,儿子在老家种水稻,前阵子遭了洪涝,稻穗全泡烂了,电话里跟他哭“今年收成都不够自己吃,更别说卖了”。当时她还安慰大爷“国家会调粮”,现在跟老张的话一对照,倒觉得不是空穴来风了。

正说着,走廊里传来争执声。是7床的家属,攥着药盒跟药房的护士吵:“我妈这降压药就剩两天的量了,怎么就不能多开几盒?药店我跑了三家,都说断货,说是厂家那边淹了,生产线停了!”

药房护士也无奈:“大哥,处方药一次最多开两周,这是规定,我也没办法啊。您要不明天再来看看,说不定就补货了。”

林晚走过去解围,帮家属登记了“缺货提醒”,看着他攥着药盒焦虑的背影,忽然想起自己的父母——爸爸有高血压,妈妈有哮喘,平时都是按周拿药,要是真遇到断药,可怎么办?她摸出手机,点开家庭群,发了条消息:“爸,妈,你们的常备药还够吗?不够我明天给你们送过去。”

等了十分钟,妈妈才回复:“够呢,还有小半瓶,你上班忙,不用跑。”

林晚没放心,又点开购物软件,搜了搜爸爸吃的硝苯地平片,果然有几家店铺标着“缺货”,能拍的也写着“7天内发货”,比平时慢了近一周。她心里那点“无所谓”的念头,忽然就淡了,取而代之的是隐隐的不安。

天亮交班后,林晚没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医院附近的便利店。她想买瓶水,却看见货架上的矿泉水被扫空了大半,只剩几瓶进口的依云水。便利店老板一边补货一边嘀咕:“最近怪得很,总有人来囤水囤泡面,说是怕后面有灾害,你说这好好的,能有啥灾害?”

林晚没接话,拿了最后一瓶普通矿泉水,又拿了两桶泡面,付了钱往外走。刚到门口,就看见一个穿工装夹克的男人在跟便利店老板打听:“老板,有没有手动水泵卖?就是能抽井水的那种,我老家水管冬天总冻裂,想备一个。”

老板摇摇头:“没有,你去五金市场看看吧,那边说不定有。”

男人点点头,转身时正好跟林晚对上眼。他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眉眼很干净,手里还提着个药袋,上面印着市一院的logo。“护士您好,”他先开了口,语气很礼貌,“请问您知道这附近哪家五金店靠谱吗?我不太熟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