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一个
第二天上午,消息就炸了。
像是往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一瓢冷水,社交媒体平台彻底噼啪爆裂。
“豹子胆”被发现了。在他那间号称五百平、极尽奢华的江景公寓里,地点是浴室。初步调查结果堪称荒诞——滑倒。后脑勺不偏不倚,极其“精准”地磕在了智能马桶那坚硬、棱角分明的弧形边缘上。
发现时,人已经凉透,血流了一地,混着溅开的热水水渍,在流出的打了厚码的事发现场照片里,依旧触目惊心。
网络静默了那么一瞬,仿佛亿万网民同时被扼住了喉咙。
随即,更大的喧嚣喷薄而出。起初是震惊和些许本能的恐惧,但很快,另一种更强大的情绪迅速抬头、蔓延、并试图掌控一切——质疑。
“???这么巧?昨天刚曝光黑店,今天就没了?”
“剧本吧?炒作没下限到这种程度了?用命来演?”
“细思极恐…谁知道是不是真得罪了什么人,伪装成意外?”
“@平安江城 必须严查!绝不可能是意外!”
阴谋论甚嚣尘上,无数或怀疑或恐惧或兴奋的目光,无形中聚焦向那家安静的、仿佛存在于另一个维度的“彼岸殡葬”,以及那个在视频里只留下一个模糊侧影和一双冷眼的老板。
下午,沈郁的朋友圈更新了。
一张图片,一盏清茶,白瓷杯里嫩绿的芽叶徐徐舒展,白雾袅袅。背景是书店一角,阳光透过玻璃窗,在摊开的书页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配文简洁:“清者自清,不信谣,不传谣。静品人生味。”
底下只有寥寥几个共同好友的点赞和诸如“放宽心”之类的安慰评论,在一片滔天恶意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势单力薄,甚至有些滑稽。
而这份刻意营造的宁静与寻常,在汹涌的舆论场里,迅速被扭曲、解读。他的冷静成了冷血,他的澄清被认定为虚伪的洗白,那杯清茶和阳光,都成了居心叵测的佐证。
浪潮汹涌,似乎下一秒就要将那个小小的账号连同它背后那个沉默的人彻底吞噬。
然而,傍晚时分。
另一个消息,如同另一颗深水炸弹,在已然沸腾的舆论油锅里再次轰然爆炸,将所有喧嚣、质疑、狂欢,瞬间炸得死寂。
那个转发“豹子胆”原视频并配文“已抵达战场,明天就去给老板冲业绩【墨镜】”的、“铁头哥”,那个头像上是肌肉壮汉的男人,在加班赶一个急项目时,一头栽倒在工位上,键盘被带飞出去,噼里啪啦散落一地。
同事惊慌失措地叫了救护车,呜哇呜哇地赶来,医护人员抢救了半小时,最终摇头。初步诊断:心源性猝死。
一天之内。两个。都与那家店,那个视频,产生了直接而致命的关联。
网络上的声音瞬间变了调。
先前吵嚷着要严查、骂剧本、质疑炒作最凶的那批人,悄无声息地删除了自己的评论。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乐子人,指尖停留在键盘上,却再也敲不出一个滑稽的表情。热搜词条后面,跟上了数个深红色的“爆”字,却透着一股让人脊背发凉的寒气。
“邪门…这真的太邪门了…”
“妈的,我手贱昨天也转发了,不会有事吧?【发抖】【发抖】我现在道歉还来得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