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从那以后,用单车载你回家,成了我们心照不宣的秘密。有时是雨天,有时只是单纯的“顺路”。我们的话题也从纸条上的三言两语,变成了车轮上的漫长交谈。你说你想去看真正的大海,不是城市公园里那种人造的湖泊。你说海一定是蓝色的,那种望不到边的、能吞下所有心事的蓝。我说,海有什么好看的,我们这里的江就挺好。你便笑我缺乏想象力。

我却在你描述大海的时候,偷偷看着你被风吹起的发梢。心里想的是:其实看不看海都没关系,如果能一直这样,载着你,穿过这条好像没有尽头的林荫路,就很好。

我们默契地避开了所有可能让气氛变得尴尬的话题,比如未来,比如大学,比如那句盘旋在嘴边无数次,却重若千钧的“喜欢”。我们享受着这种模糊的、未被定义的亲近,像守在一個即将孵化的蛋壳旁,既期待又害怕里面的东西破壳而出。

因为我们都隐隐知道,有些东西,一旦说破,就再也回不去了。而那个时候的我们,都还没有准备好,去面对说破之后的一切。

单车后座的风,吹走了好多個黄昏。它裹挟着你的笑声、我的紧张,还有那些关于未来的、轻飘飘的幻想,一起散落在那年夏天悠长的街道上。那时我以为,这条路会一直延伸下去,直到我们都变成大人。

却不知道,所有的年少时光,都像这车辙一样,看似清晰,却终究会被下一场大雨,冲刷得干干净净。

---

第三章:星空与沉默的序曲

单车上的时光,成了我们心照不宣的秘境。那条回家的路,仿佛被施了魔法,无论春秋,都弥漫着一种微醺的气息。我们会为了多待一会儿,故意绕远,从喧闹的大街拐进僻静的小巷。巷子两旁的墙壁爬满了青藤,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交错在一起,分不清彼此。

但真正让“我和你”变得更像“我们”的,是那个晚自习后的夜晚。

夏天的闷热迟迟不肯退去,教室里的吊扇有气无力地转着,吹来的风都是热的。你做不出一道复杂的物理题,烦躁地把笔一丢,小声嘟囔:“脑子要炸了。”

我看着你微微汗湿的额头,鬼使神差地在一张纸条上写下:“出去透透气?”

你转过头,眼神里有惊讶,也有一丝跃跃欲试的冒险光芒。我们像两个默契的共犯,趁着课间休息的嘈杂,一前一后溜出了教学楼。

夜晚的操场空旷而安静,与灯火通明的教学楼仿佛两个世界。草皮散发着白日被晒过的、独特的气味。我们找了一处相对干净的草地,并肩躺下。

然后,我们看到了那片星空。

城市的光污染让星星并不算多,但那天晚上,许是天气晴好,竟也疏疏朗朗地缀满了夜幕。它们不像钻石那样刺眼,而是温柔地闪烁着,遥远又安静。

“你看,北斗七星。”你伸出手指,在空中缓缓勾勒出那个勺子的形状。你的手腕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纤细。

我顺着你指的方向望去,但目光很快便滑落,停留在你的侧脸上。星光很淡,勾勒出你鼻梁柔和的线条和微微翕动的睫毛。那一刻,周遭的虫鸣、远处教学楼的喧哗,都消失了。我的世界里,只剩下你,和为你伴奏的整片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