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更新时间:2025-09-28 02:06:37

老四姜晶的降生,让本已饱和的出租屋彻底爆炸。五个孩子,两个大人,还有时不时要求来的奶奶,晚上只能挤在一条大通铺上,翻身都能碰到彼此汗津津的身体。直到姜荫上初中那年,家里终于咬牙,东拼西凑,加上二姨李秀英和王志国实在看不过眼帮衬的一部分,买下了一套位于嘈杂老旧居民楼顶层的三房两厅,还带了个小小的、堆满杂物的院子。

结束租房生活本该充满喜悦,但这份喜悦很快就被不断增多的人口和日益繁杂的琐事冲淡了。新房子很快被填满,所谓的院子也成了破旧家具和废弃蜂窝煤的堆积地,拥挤感并未消失,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如影随形。而唯一的男孩,老五姜磊的出生,更是让奶奶陈桂香名正言顺地常驻下来,也带来了更为频繁和激烈的婆媳争吵。这座用尽力气才获得的“城池”,内部充满了失衡的倾斜和压抑的暗流。

6 第六章 隐秘的伤痕

粉馆的生意在磕磕绊绊中维持着,家里的日子像上了发条的钟摆,在嘈杂和忙碌中重复摆动。姜荫升入了小学高年级,姜苗也背上了书包。老三姜玲和堂弟姜小军成了家里新的“焦点”,尤其是姜玲,因是父母在外打工时出生,又得了个“观音童女”的名头,父亲姜建国对她总多几分不自觉的偏疼。老四姜晶像个安静的影子,而老五姜磊的降生,更是让奶奶陈桂香找到了长期驻扎城里的最正当理由,家里的拥挤和吵闹又上了个新台阶。

然而,真正让姜荫感到不安的,并非空间的逼仄,而是一种来自“内部”的、难以言说的阴影。小舅舅李文军大学毕业后,并未如家人期盼的那般飞黄腾达,反而因高不成低不就,变得有些油滑和颓唐。他没能留在省城,回到了县城,托关系在离外婆家不远的一个新小区谋了份保安的差事。

母亲李秀红对这个弟弟始终怀着一种复杂的愧疚和纵容,总觉得他“怀才不遇”,时常瞒着父亲,从自己采药看病的微薄收入里挤出些钱来接济他。李文军来姜家的次数渐渐频繁起来,起初是以“看望姐姐姐夫”、“看看外甥外甥女”为名,后来便多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督导学习”。

他尤其“关心”渐渐长大的姜苗和姜玲的学习。常常在周末或者晚上,以“检查作业”、“辅导功课”为名,把她们叫到里屋,或者逼仄的阳台角落,关上门“单独辅导”。起初,姜荫并未多想,只觉得小舅舅或许是真想为这个家做点贡献,毕竟他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

但很快,她察觉到了不对劲。每次被“辅导”出来,姜苗和姜玲的眼神总是躲躲闪闪,不敢与人对视,神情里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僵硬和惶恐,像受了惊吓却不敢声张的小鹿。若是哪个妹妹忍不住在“辅导”过程中哭了,或者表现出明显的抗拒,李文军便会一脸“痛心疾首”地对闻声而来的母亲解释:“姐,你看这孩子,基础太差了,我说她两句还不乐意,这样下去怎么考得上好学校?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

母亲听了,往往不去深究女儿为何哭泣,反而会板起脸来责备女儿:“不用功!不听话!舅舅辛辛苦苦教你,你还委屈了?”这一招,李文军屡试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