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两人修整好后,楚江宁唤来太监总管,交代了几句并交给对方一些东西,那太监点了点头便离开了,随着那些东西跟着几道圣旨一同从皇宫发往各地,楚江宁又在殿内派人把百官请入朝堂之上。
待百官到齐后,楚江宁站在朝堂之上,神色威严:“诸位,皇上今日于紫宸殿遇刺驾崩,其唯一皇嗣明月也被毒杀,为保江山社稷,本王虽为异姓王,但也不得不暂时挺身而出暂担摄政王一职,直至从宗族中选出合适的小辈,毕竟朝中不能群龙无首,任由宵小作乱。”百官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时,有大臣站了出来,质疑道:“信王殿下,您虽为皇室宗亲,但此举是否太过仓促?皇上遇刺之事,尚未查明真相,您便要取而代之,难免让人怀疑您的动机。”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议论声越来越大,甚至有人开始低声咒骂,指责楚江宁心狠手辣,趁乱夺权。
“诸位!”楚江宁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他刻意提高了音调,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脸色在烛火的映衬下还带着一丝苍白,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事发突然,先帝遇刺崩逝,明月侄儿亦……亦遭毒手,先皇无其他兄弟,而本王母亲与先皇太后是亲姐妹,本王也与先皇情同亲兄弟,诸位虽有异议,本王也是目前最适合辅政的人选,就我独权诸位肯定信不过,所以陈太博、王丞相与孙将军也会与我一同辅政,直到选出合适的宗族过继登基,诸位没有异议吧。”
朝堂上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一时间鸦雀无声,楚江宁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大臣,“既然如此,没有异议的话,司礼监安排好本王的摄政王的上任仪式还有先皇和明月侄儿的祭礼。”楚江宁说完便离开了,留下大臣面面相觑。
而此刻,楚拾在殿外看到楚江宁出来,紧紧攥住衣角,刚才她在殿外听着父王与大臣们的对话。
她听不清具体的内容,只能隐约听到父王那沉稳而威严的声音。
“小拾,走吧我们回府。”楚江宁的声音将楚拾的思绪拉回。
她不知道父王用了什么方法,暂时稳住了局面,但她能感觉到,父王正在一步一步,将自己推向一个更加高远,也更加危险的位置。
几天后,摄政王与陈太博、王丞相与孙将军四人辅政,其女被封为阳安郡主,而平日沉寂的各宗族也开始活动起来,世人将这几日的宫变称为摄政事变。
3
“摄政事变后,楚江宁借“皇宫刺杀和查办逆党”之名,将后续事件中表现可疑和借机生事的朝臣快速清洗了一遍,重新整治官场,重开科举,并允许出身寒微的百姓参加科举,八年间这批人中涌现了许多人才,多人被重用,唯一人最甚。”
“先生先生,是当今风头最盛的夏尚书吗。”先生捋了捋自己的胡子笑笑“没错,正是夏尚书。”
此时摄政王府的凉亭内一女子与一男子相对而坐。
“这局是臣险胜,时辰不早了,臣先告退。”
“夏昇曌。”
“臣在。”
女子思考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
“对不起,我……。”
夏昇曌微微一拱手,眼睛直直盯着楚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