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嫔,朕听闻你前些日子身体不适,如今可大好了?”皇帝开口,语气平淡,却带着无形的压力。
沈清辞心知考验来了,她从容跪拜,声音清晰:“回陛下,臣妾前些日子的确感染风寒,已痊愈。劳陛下挂心,是臣妾的不是。”
“哦?朕还听说,你颇通医理?七皇子所献药方,你也曾参与探讨?”皇帝目光锐利。
柳如烟忍不住插嘴,语带嘲讽:“妹妹真是深藏不露呢。只是这医术一道,关乎人命,可不是看看杂书就能懂的。妹妹可要谨慎,莫要误导了七殿下才好。”
沈清辞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柳如烟,又转向皇帝,不卑不亢:“陛下,臣妾不敢妄言通晓医理。只是自幼体弱,久病成医,闲暇时翻看过几本医书,略知皮毛。七殿下天资聪颖,博闻强记,能于古籍中觅得良方,是陛下洪福齐天,江山之幸。臣妾万万不敢居功,更谈不上误导。”
她顿了一下,继续道:“至于柳妃姐姐所言杂书……《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医学经典,莫非在姐姐眼中,竟是不入流的杂书吗?若如此,太医院诸位大人,又当如何自处?”她巧妙地将问题引向对医学经典的尊重,反将一军。
柳如烟顿时语塞,脸色涨红。
沈清辞又对皇帝道:“陛下若不信,可考校臣妾一二。臣妾虽学识浅薄,但于自身所学,尚能言之有物。”
皇帝见她应对得体,神色稍霁,便随口问了几个常见的医理问题。沈清辞对答如流,引经据典,解释得深入浅出,甚至连一些太医院都容易忽略的细节都点了出来,听得一旁的太医令都暗自点头。
最后,沈清辞道:“陛下,臣妾以为,当下首要之事,乃是彻底清除疫源,防止疫情反复。七殿下所献药方虽有效,但若源头不净,恐徒劳无功。臣妾愿将陛下所赐玉如意折现,购置药材,协助太医院配制防疫香囊,分发各宫,并督导宫人清理积水秽物,以求根治。”
这一番话,既展示了真才实学,洗刷了嫌疑,又表现出以大局为重的胸怀,还将赏赐用在了刀刃上。皇帝听完,眼中最后一丝疑虑尽消,转为赞赏:“好!爱妃不仅通晓医理,更心系宫廷,识大体!朕准了!防疫之事,便由你从旁协助太医院办理!”
“臣妾遵旨!”沈清辞叩首领命,眼角余光扫过脸色铁青的柳如烟,心中冷然。这一局,她赢了。不仅站稳了脚跟,更获得了实际参与宫务的权力。而她和萧景玄的同盟,也在这场风波中经受住了第一次考验,变得更加牢固。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有了皇帝的旨意,沈清辞名正言顺地参与到宫廷防疫事务中。她并未急于夺权,而是以谦逊的姿态向太医院请教,但提出的建议却条条切中要害。
她根据前世记忆和医理,制定了详细的防疫章程:各宫每日需用苍术、艾叶熏蒸;宫人必须用特制的药皂净手;饮水一律煮沸;垃圾及时清理,尤其是容易滋生蚊虫的积水处。她还亲自改良了太医院的防疫香囊配方,使其效果更佳。
起初,一些高位妃嫔和资深太监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沈清辞小题大做。沈清辞也不争辩,只是率先在揽月轩严格执行,并将皇帝赏赐的财物大部分用于采购优质药材,制作了一批效果显著的防疫药包,免费分发给低等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