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的北京,窗外已隐约有车声。苏茜揉了揉干涩的眼睛,继续浏览着各种群聊和论坛,寻找可能成为爆款的素材。作为自媒体编辑,她早已习惯了这种昼夜颠倒的生活,但最近的流量焦虑让她难以入眠。
"都市未解之谜"群聊里的一条匿名消息引起了她的注意。一位自称医生的人描述了一起奇怪的临床事件:一位被宣布死亡20分钟的老人复活,并说出了他不可能知道的事情。
苏茜立刻坐直了身体。职业敏感让她意识到其中的价值——科学与神秘的碰撞,生死边缘的奇迹,这些都是流量的保证。她连夜将故事改编成短视频《你的意识比你活得久》,加入了神秘背景音乐和惊悚特效,却小心翼翼地保留了事件的真实性。
凌晨四点二十二分,她按下了发布键,然后倒头就睡,几乎瞬间陷入疲惫的睡眠。
第二天早上,苏茜被连续不断的手机提示音吵醒。她的视频火了——不到八小时,五百万播放量,二十万点赞,评论区沸腾了。
"我爷爷临终前准确说出了我藏在床底的游戏机密码!"
"我奶奶走的时候,盯着天花板说'房顶漏水了',第二天楼上邻居果然水管爆裂!"
"可能是量子纠缠?"这条评论获得了最高赞。
苏茜滑动着这些评论,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一方面是流量暴增的兴奋,另一方面却是一种莫名的不安——这些评论中透露出的真实故事,让她开始思考自己是否过于轻率地利用了这样一个神秘而庄重的话题。
突然,一条奇怪的留言吸引了她的注意:
「你六岁在幼儿园摔伤的膝盖疤痕是月牙形」
她愣住了。这个细节连她自己都几乎忘记,只有翻看老相册才能确认。她下意识摸了摸右膝,起身从书架顶层搬下一本厚重的相册。
翻到六岁那年的照片,苏茜惊讶地发现所有照片中,她的右膝都被一只手或有意无意地遮挡——母亲的手、父亲的手、幼儿园老师的手...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阻止这个疤痕被记录下来。
一阵寒意顺着她的脊背爬升。她再次查看那条评论,用户ID是一串乱码,点进去显示"该用户不存在"。
那天晚上,苏茜被一阵钢琴声惊醒。声音来自客厅的智能音箱,正在播放《生日快乐》钢琴版。在曲调进行到中间时,一个音符明显弹错了——与她记忆中父亲生前每次弹到那里都会犯的错误完全一致。
父亲已经去世七年了。
苏茜赤脚走到客厅,智能音箱的指示灯幽幽地亮着蓝色光。"爸爸?"她轻声呼唤,随即觉得自己疯了。但空气中似乎真的弥漫着父亲常用的古龙水味道,淡淡地,几乎难以察觉。
她坐在地板上,抱着膝盖,突然泪流满面。七年来,她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父亲的存在,不是记忆中的影像,而是一种几乎可以触摸的临在感。
第三章 代码里的轮回
阿凯盯着屏幕上的代码,眉头紧锁。凌晨三点的科技园区,只有他所在的办公室还亮着灯。
"你是怎么做到的?"科技公司CEO汪明兴奋地在办公室里踱步,"用户反馈说,你的AI准确说出了他去年摔坏的陶瓷杯缺口朝左,这正是他去世母亲的习惯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