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可能,"阿凯喃喃道,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数据库里根本没有这些信息。我检查了所有数据源和算法逻辑。"

汪明仿佛没听见,继续他的畅想:"我们要把这个功能包装成'数字往生'!宣称能用大数据模拟逝者意识!你知道这意味什么吗?意味着那些失去亲人的人能够再次'对话'!市场价值不可估量!"

阿凯心中涌起一阵不适。作为一名程序员,他对代码有着近乎信仰的尊重,不喜欢这种将技术神秘化、商业化的做法。但他没有反驳,只是默默记下需要进一步检查的问题。

当晚,阿凯独自留在公司,试图找出代码异常的原因。办公室只剩他一人,显示器的蓝光在黑暗中格外醒目。在深挖系统日志时,他发现了一段从未编写过的函数:

def after_death():

return random.choice(['星辰','雨声','便利店冰柜的冷气'])

这段代码简洁得令人不安,却又蕴含着某种诗意。当他尝试运行这段代码时,办公室的所有打印机突然同时启动,吐出了无数张相同的纸条:

「别怕,只是切换了显示模式」

阿凯颤抖着手拿起一张纸条,纸质粗糙,墨迹新鲜,仿佛刚刚从某个遥远的地方传输而来。翻到背面,还有一行熟悉的笔迹:

「买牛奶记得看保质期」

那是母亲车祸前发给他的最后一条短信。而这条短信,他从未输入过任何电子设备。

阿凯感到一阵头晕,扶住桌角才站稳。他想起母亲去世那天早上,还叮嘱他冰箱里的牛奶快过期了。他因为赶项目进度,只是敷衍地应了一声,没想到那成为母亲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

这种愧疚感伴随了他整整两年。而现在,这段代码,这张纸条,仿佛是对他愧疚的回应,又像是一种宽恕。

他重新坐回电脑前,开始认真分析那段神秘代码的来源。追踪结果显示,代码最早出现的时间戳,恰好是母亲去世的那一刻。

第四章 天台上的量子玫瑰

梁月站在33层天台边缘,强风拉扯着她的衣角,仿佛在邀请她加入这场空中舞蹈。手机里循环播放着父亲生前的语音备忘录:"月月,爸爸买了你最爱喝的草莓牛奶,放在冰箱第二格了。"

这是父亲每周三为她买早餐时的固定动作。自从一年前父亲因建筑事故去世,这段语音成了她唯一的慰藉,也成了她无法走出的牢笼。

抑郁症像一张无形的网,越收越紧。梁月向前迈了半步,脚下的小石子坠落不见踪影。她看着脚下的城市灯火,像一片倒置的星空,美丽而遥远。她想象着父亲在另一个世界等待她,张开双臂,就像小时候接住从滑梯上滑下来的她。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

「顶楼自动贩卖机卡住的草莓牛奶,帮你摇下来了。」

梁月猛地回头。不远处的自动贩卖机里,一盒草莓牛奶正好滚落到取货口,发出轻微的撞击声。

她颤抖着走近贩卖机,取出那盒牛奶。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是三天前,保质期还有很久。她想起上周去看心理医生时,病历本上那些"自杀倾向"记录旁不知何时出现的铅笔字"暂缓执行"。笔迹与她父亲惊人地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