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断竹
苏青站在CBD五十八楼的落地窗前,脚下的城市是一片钢铁丛林。她刚结束一场历时数月、耗尽心血的跨国并购案,为公司在谈判桌上赢得了巨大利益。然而,庆功宴的香槟还未开启,她却先在医院的诊室里,接过了一张写着“严重焦虑症伴躯体化症状、胃溃疡”的诊断书。
手机在掌心震动,是老板发来的消息,催促她参加下一个项目的启动会。屏幕上冰冷的文字和身体的预警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窒息的撕裂感。就在这时,另一个电话插了进来,是老家镇上的邻居张婶,声音焦急带着哭腔:
“青青!你快回来!你爷爷……你爷爷他摔了一跤,很严重!嘴里一直念叨着你和他的竹子……”
爷爷苏竹生。
这个名字像一道暖流,瞬间冲开了她冰封的焦虑。那是她在南方竹编小镇唯一的亲人,是那个用削薄的竹篾编织了她整个童年的人。父母早逝后,是爷爷守着那间老作坊和一片竹林,供她读书,送她去看外面的世界。而她自己,已经快五年,没有好好回去看看他了。
没有一丝犹豫,苏青用最快的速度递交了无限期休假申请,在老板和同事错愕、不解甚至略带惋惜的目光中,订了最早的航班。
当她拖着行李箱,再次踏上小镇湿润的青石板路时,空气中熟悉的竹叶清香让她眼眶一热。老宅依旧,只是更显斑驳。爷爷躺在床上,瘦削得让人心疼,但看见她,浑浊的眼睛瞬间迸发出光彩。
“青儿……回来啦……”他颤巍巍地握住她的手,手指粗糙却温暖,“别怕……咱家的竹子……有灵性……会保佑你……”
几天后,爷爷安详地走了。留给她的,是这座充满回忆的老宅,一间堆满工具、弥漫着竹香的手工作坊,以及屋后那片郁郁葱葱、风过沙沙作响的竹林。律师还交给她一个沉甸甸的紫檀木匣,里面是爷爷毕生心血——手工绘制的“满穿花”竹编技艺图谱,还有一本皮面笔记本。翻开第一页,是爷爷遒劲的字迹:
“青儿,人慌失智,竹乱失节。心烦时,去摸摸竹子,它的节,就是你的骨。”
处理完丧事,巨大的空虚和迷茫如潮水般涌来。城市的快节奏生涯似乎已无法回去,而留在这个时光仿佛停滞的小镇,她又能做什么?深夜,她鬼使神差地走进爷爷的作坊,指尖拂过那些被磨得光滑温润的工具,触摸着架子上陈列的、爷爷编织的竹篮、竹灯、竹屏风……一种奇异的宁静感,如月光般缓缓流淌进她焦灼的内心。
第二章:竹喧
决定暂时留下来整理爷爷的遗物,是苏青迈出的第一步。小镇生活缓慢,与深圳的分秒必争判若两个世界。起初,那种无所适从的焦虑感依然会时不时袭击她。
一天,她在清理作坊角落一堆废弃竹料时,不小心被一根未处理好的毛刺竹篾划伤了指尖。血珠渗出的瞬间,她似乎听到一声极细微的、带着歉意的“嘶”声。
她猛地缩回手,疑惑地看向那堆竹子,摇摇头,自嘲地笑了笑,定是最近太累出现了幻听。
但接下来的日子,更多难以解释的“巧合”发生了。当她因为某个设计草图卡壳而烦躁地在院子里踱步时,屋后的竹林会无风自动,竹叶摩擦发出持续的沙沙声,不像往常的轻柔,反而像一种焦躁的提醒,直到她停下脚步,深呼吸,那声音才恢复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