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母子脸色瞬间一变。
7.
婆婆立刻换上一副热情洋溢的笑脸,快步迎出去。
“哎呦,亲家母来啦,快请进快请进,正念叨您呢。”
宋文山也迅速整理了一下衣衫,脸上堆起恭敬的笑,仿佛刚才那个面目狰狞动手打人的人,根本不是他。
我娘提着点心篮子进来,一眼就看到捂着脸、泪痕未干的我,连忙过来捧着我的脸。
“清清?你……这是怎么了?”
她目光像针一样扎在我脸上。
我慌忙低下头,用袖子快速擦掉眼泪,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
“娘,您怎么来了?我没事,刚……刚不小心撞了一下。”
我娘没说话,只是紧紧攥住我的手。
她手心很凉,扫一眼站在一旁、脸上堆满假笑的两母子,淡淡地说。
“来看看清清,顺便带点家里做的点心。”
婆婆热情得过分,赶紧搬来凳子,倒来一碗清水。
“亲家母快坐,喝口水,你看你还专门跑一趟,清清在我们这儿好着呢,我拿她当亲生女儿疼。”
我娘接过碗,没喝,放在一边,目光看向我。
“我们清清在家时,虽不是什么千金大小姐,但好歹是爹娘手心里的宝,我们没让她受过半点委屈。”
娘拉着我的手看。
“这手上的茧子,脸上的气色……亲家母,女子嫁人是来过日子,不是来当牛做马的。”
婆婆脸上的笑僵了一下,随即一拍大腿。
“哎呦,亲家母这话说的,我们哪敢让清清受累啊,主要是文山这孩子,一心扑在功课上,就盼着早日高中,让清清过上好日子呢。”
“清清懂事,知道心疼相公,主动分担家务,我这当婆婆的,心里不知道多感激呢。”
她边说边给宋文山使眼色。
宋文山立刻躬身,一脸“诚恳”。
“岳母大人放心,小婿定当发奋苦读,绝不辜负清清的付出和您的期望。”
“只是眼下科举艰难,需要打点之处甚多,方才……方才也是一时心急,言语有些许冲撞,小婿知错了。”
他说得情真意切,仿佛刚才那个动手打人的不是他。
我娘看着他们母子一唱一和,眼神复杂,终究没再说什么。
她知道,在这个世道,女儿嫁了人,娘家能做的实在有限。
也只是叹了口气,把点心篮子递给我,又叮嘱我几句要照顾好自己,便心事重重地走了。
母亲一走,婆婆脸上那谦卑立刻换成喜色。
迫不及待掀开篮子上的布,里面除了点心,还有鸡鸭鱼肉。
8.
“哎呀,亲家母真是大方啊。”
婆婆眼睛放光,拎起酱鸭闻了闻,“正好给文山补补身子,读书耗神啊。”
晚饭时,桌上罕见的有了荤腥。
婆婆把肉都夹到宋文山碗里,堆得尖尖的,对我依旧是那套说辞。
“清清啊,你吃菜,清淡些对身体好,文山是男人,要补脑子,将来高中了,你跟着享福,现在这点辛苦算什么?”
我看着宋文山大口吃肉,连一句谦让都没有,心里那片凉意,蔓延到了四肢百骸。
过了几天,宋家族宴,庆祝堂兄高中秀才,我们一家都去了。
宴席上,堂兄意气风发,众人频频敬酒。
宋文山坐在角落,闷头喝酒,脸色越来越差,堂兄端着酒杯过来安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