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别急着下结论。”江梨梨把记录和OA日程排成两列,“我们再对社媒。”

“她会发吗?”岁岁把那枚熟悉的昵称轻轻说出口,仿佛怕惊动什么。

“会。度假式的人生都爱留痕。”江梨梨打开公开平台,输入海岛酒店名字和地理标签,“看——这是昨晚九点半的露台日落,定位就是那家酒店。时间戳和你机票出发日吻合。”

“她的手指甲还是那种玫瑰色。”岁岁盯着屏幕里那只拿着杯子的手,胸口有一阵极轻的抽搐,“他以前说那颜色显手黑。”

“人的审美会在海风里改变。”江梨梨耸耸肩,又把两个时间节点并在一起,“从数据上讲,他们此刻很可能在同一片海风里。”

手机突然震动,来电显示“婆婆”。岁岁看了看江梨梨,按了接听。

“岁岁,今天有没有乖乖吃钙片?”婆婆的声音像一盆温水,“我跟你说啊,孕妇不能想太多,最怕动气。男人在外面应酬,哪个不是喝酒应付应付?”

“我没动气。”岁岁尽量把声音放平,“医生让情绪稳定。”

“对、对。你就当没看见,别提那些个乱七八糟,等孩子生出来,一切都会好。”婆婆顿了顿,又压低,“女人要大度,家是最要紧的。”

“嗯。”岁岁低头,把指尖抵住肚皮,“我会照顾自己。”

她挂断电话,感觉窗外的风又大了一点。

“她说的那些你都不用背。”江梨梨把桌上的纸巾抽了一张,塞到岁岁手里,“你现在只需要对事实负责,对身体负责。”

“我知道。”岁岁捏了捏纸巾,像是给自己定了个点,“我们把证据放好。”

她们一起把“机票+酒店确认单”的复印件、“OA公函与日程截屏”、“门锁导出记录”和“社媒时间戳截图”按顺序排好,用荧光笔标出关键时间,再用订书机一角一角钉牢。岁岁给每一份写上编号,字体还是那样小心翼翼,像怕惊动玻璃下面的水。

“晚餐你怎么打算?”江梨梨合上电脑。

“温和确认。”岁岁想了想,“不争辩,不给他台阶,也不把话说死。就事问事。”

“很好。”江梨梨点头,“记得开录音。还有,你现在任何不舒服都优先挂急诊,不要硬撑。”

“我会。”岁岁把那叠纸装进牛皮纸袋,又把原件重新放回文件夹夹层,“我想把袋子起个名字。”

“起吧。”

“风向。”她笑了一下,“提醒我别被风推着走,要自己看风向。”

午后,风把云往城市另一侧推。岁岁先去医院抽了常规血,程野医生看过指标,叮嘱她补叶酸,别熬夜,少看让人心跳加速的东西。她点头,一边在备忘录写下新的提醒:补钙、散步十五分钟、喝水。

回到娘家时,林母正在阳台晾衣服。她把牛皮纸袋放进卧室抽屉,旁边是小小的孕期笔记本。林母没问,只递过来一碟切好的梨片。

“妈。”岁岁叫了一声。

“嗯。”林母应了,眼神像一只温顺的灯,“晚上想吃什么?”

“清淡点就好。”岁岁把梨片含在口里,甜味慢慢化开,“我晚上可能要跟他谈谈。”

“想好了就说。”林母只说了这句。

傍晚,窗外的风声压住了晚高峰的喇叭。岁岁把录音App放在手机第一页,又把牛皮纸袋留在抽屉里,只带了那份复印件。她对着镜子深呼吸,腹部微微隆起,她把手掌摊开护在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