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音依旧沉默寡言,但他的存在本身,就如同派出所里一根沉穩的支柱。那五个年轻辅警——阿哲、大磊、小飞、婷婷和晓薇——则像是围绕这根支柱蓬勃生长的藤蔓,努力汲取着养分,日渐茁壮。
“老年人定位手环”计划:了解到辖区内老人走失警情时有发生,甚至有过不幸的案例后,煌音虽然没说什么,但默默支持并推动了类似“老年人定位手环”的计划。他让晓薇和婷婷负责摸排有走失风险的老年居民,尤其是那些独居或患有认知障碍的兽人长辈,并协助有条件的家庭配置定位手环,对经济困难的,则想办法申请经费统一发放。这项工作繁琐细致,但想到能减少悲剧发生,两个女孩干得格外认真。当一位曾经走失多次的山羊老奶奶的儿子送来锦旗,感谢派出所帮她快速找回母亲时,晓薇和婷婷的眼眶都红了,煌音则在一旁,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日子就是这样,繁杂琐碎
劳资纠纷中的“定海神针”:辖区一处工地因资金链问题,拖欠了三十多名獾族和兔族工人近二十万的工资。临近年关,工人们情绪激动,甚至有人爬上了塔吊。场面一度失控。煌音带队赶到时,并没有立刻强硬驱散,而是冷静地指挥阿哲、大磊等人先设置安全警戒线,疏散围观群众,自己则上前与工人代表和承包商沟通。他并非简单地维持秩序,而是深入了解纠纷核心,迅速报请街道启动劳资纠纷综合治理机制,协调综治、人社、公安等多方力量介入。最终,在三天内,工人们拿到了血汗钱。那一刻,煌音看着欢呼雀跃的工人们,紧绷的脸上似乎也柔和了一丝。回去的车上,他对开车的阿哲说:“基层警务,不仅是执法,更是融入了社会治理,是为民服务的触角。”
校园门口的“护苗”行动:辖区新开的金茂小学门口,在上学放学高峰时常与附近工地的泥头车流冲突,存在安全隐患。煌音注意到后,并没有仅仅增加巡逻频次。他让婷婷联系了学校和白藤社区,最终推动了一份解决方案:施工单位承诺在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暂停车辆进出,并由社区发动周边物业保安和志愿者组成“护苗队”,维护秩序。从此,每天早晚,学校门口总能见到辅警或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孩子们的笑声成了最安心的背景音。
“涉黄小卡片”的专项整治:一段时间,辖区车辆被贴“涉黄小卡片”的警情高发,居民怨声载道。煌音牵头,依托 “突出治安问题综合整治工作机制” ,发动街道、社区、物业等多方力量。小飞和阿哲负责高频次视频巡查和夜间蹲守;大磊负责震慑和现场控制;婷婷和晓薇则协助社区进行宣传告知。最终,他们成功打掉了一个张贴团伙,收缴了大量小卡片和工具,辖区相关警情大幅下降。结案后,煌音特意在例会上表扬了所有人,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干得不错”,却让五个年轻人兴奋了好久。
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一桩桩、一件件,累积成了城南派出所坚实的日常。五个年轻辅警在这些实践中,真切地理解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深刻含义,也更深地融入了这片街区。
某个初秋的清晨,暴雨突袭海市。正值上学高峰,城南小学门口地势低洼,迅速积水,很快没过了成年兽人的脚踝。送学的家长和孩子们被困在校门口,一片混乱。
煌音正带着大磊和小飞巡逻至此,见状立刻下车。没有犹豫,煌音率先踏入浑浊的积水中,雨水瞬间打湿了他的皮毛,但他毫不在意,向一个不知所措的、抱着书包的小猫兽人幼崽伸出手:“来,我抱你过去。”
他的动作沉稳而可靠。大磊和小飞也立刻跟上,一个忙着指挥疏导拥堵的车辆,一个学着煌音的样子,抱起小兽人蹚水而过。雨水顺着他们的帽檐流淌,警服紧紧贴在身上,鞋里灌满了水,但他们谁也顾不上。一趟,两趟……直到所有被困的孩子都安全抵达校园。
一位仓鼠大妈撑着伞,看着煌音小心翼翼抱着她的孙子蹚过水洼,连声道谢:“谢谢警官!太谢谢了!”煌音只是微微颔首,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继续走向下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
那一刻,他们不再是简单的执法者,更像是风雨中的“摆渡人”,用坚实的臂膀和湿透的背影,默默守护着这片街区的安宁与温情。
派出所二楼那间小小的宿舍里,煌音临窗的书桌上,不知何时多了一个小小的相框。里面是一张有些模糊的旧照片,是很多年前,他和另外五个比他小一些的三男两女、穿着警服的身影的合影。照片上的他严肃认真,而那五个人,笑容灿烂,眼神清澈,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他从不向现在的五个“幼崽”提及这张照片,提及那段被深埋的过往。但每当看到阿哲、大磊、小飞、婷婷、晓薇在一起打闹、学习、认真工作时,他眼底深处那冰封的哀伤,似乎便会融化一分。
老冯所长有次深夜路过,透过门缝看到煌音对着照片静坐,只是轻轻叹了口气,没有打扰。第二天,他让强哥“无意中”给煌音的保温杯里多放了几颗枸杞。
五个年轻人也敏锐地察觉到了煌音身上那偶尔流露出的、难以言说的沉重。他们不再轻易追问他的过去,而是用更努力的成长和更默契的陪伴来回应。小飞甚至会偷偷在网上搜索“如何让北极熊感到温暖”的冷知识(虽然搜索结果大多不靠谱)。
一种无声的羁绊,如同老街地下盘根错节的根系,在日复一日的守护与依赖中,愈发深厚和牢固。
城南派出所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只有琐碎平凡的日常。但正是在这日复一日的鸡毛蒜皮、邻里短长、默默守护中,描绘着一幅名为“平安”的画卷。
对于煌音而言,这里是他冰封旅途的终点,也是温暖新生的起点。对于阿哲、大磊、小飞、婷婷、晓薇而言,这里是他们青春成长的课堂,更是他们值得用全力去守护的家。
夕阳再次西下,将派出所的小院染成温暖的金色。巡逻归来的警车缓缓驶入,车门打开,六个身影依次下车,说笑着走向食堂,那里有温暖的灯光和等待着他们的家常饭菜。
日子还长,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