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中了一个位置,在老城区的一条街上,离一所中学不近。虽然有点偏,但租金便宜,环境也安静。
我联系了房东,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叔。
大叔人还挺好,价钱也谈得差不多了。
但就在我准备签合同的时候,大叔突然变卦了。
他说,房子不租了。
我问他为什么。
他支支吾吾半天,才说,他侄子,也想租这个房子,开个文具店。
我一听就明白了。
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关系”的问题。
我不甘心,又找了几个地方。
结果,都差不多。
要么是房租高得离谱,要么就是房子本身有各种问题。
我跑了好几天,一无所获,累得筋疲力尽。
晚上,我一个高中同学,叫王浩的,约我出去吃饭。
王浩是我们班当时学习最差的,高中没毕业就出去混社会了。现在,在县里开了家装修公司,据说混得还不错。
酒桌上,我跟他说了我想开咖啡馆,但是找不到门面的事。
王浩听完,哈哈大笑。
“林逸,你是不是傻?”他说,“你以为现在还是以前啊?光有钱就行?在安和县,你想办事,得先‘找人’!”
“找人?”
“对啊。”王浩给我点了根烟,“工商,消防,卫生,哪个部门你不得打点一下?不然,就算你店开起来了,他们也能天天来查你,查到你关门为止。”
我听着,心里一阵发冷。
“那……房子的事,也是因为我没‘找人’?”
“那倒不一定。”王浩吐了个烟圈,“但你要是认识人,肯定比现在好办。这样吧,我有个哥们,在城建局上班。我帮你问问,看他手上有没有合适的资源。”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端起酒杯:“谢了,浩子。”
“谢啥。”王浩跟我碰了一下杯,“都是同学。不过,林逸,我得劝你一句。”
“什么?”
“你这个咖啡馆,我看悬。”他说,“咱们这小地方,谁花几十块钱,去喝那玩意儿啊?有那钱,去茶楼打一下午牌,不香吗?”
我沉默了。
他说的是事实。
我那点所谓的“小资梦想”,在这个现实的,充满了人情世故的小县城里,显得那么格格不入,那么……可笑。
6
我还是,想再挣扎一下。
通过王浩的关系,我见到了他那个在城建局上班的“哥们”。
一个油头粉面的年轻人,比我还小几岁,姓张。
我们在县里最好的饭店,开了个包间。
一顿饭,吃掉了我小一千。
席间,那个小张,一口一个“林哥”地叫我,叫得比我亲弟弟还亲。
但他绝口不提,房子的事。
他只是不停地,跟我喝酒,跟我吹牛,说他在单位里,是多么的受领导器重。
我只能赔着笑,一杯接一杯地喝。
饭局结束,我把他送到门口,他拍着我的肩膀,大着舌头说:“林哥,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放心,包在我身上!”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给他打了好几次电话,他要么不接,要么就说在开会。
王浩也有点尴尬,跟我说,再等等。
我等了一周。
我终于明白,我被耍了。
我那顿饭,那几瓶好酒,就当是,喂了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