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辞职,暂时休息。”
她搅奶茶的勺子,停了一下。
“那……你家有车吗?”
“没有。”
“房子呢?是在县里买的吗?”
“我爸妈的房子。”
她的脸上,那点职业性的微笑,彻底消失了。
她放下勺子,从包里拿出手机,开始低头玩手机,不再看我一眼。
我知道,这次相亲,结束了。
我感觉自己,像是被摆在货架上的一件商品,被她一项一项地检查标签。
“上海工作”这个标签,看起来还不错。但翻过来一看,“无业”、“无车”、“无房”,她立刻就失去了兴趣。
我没再说话,起身,结了账,走了出去。
三姨还在外面等着,看见我一个人出来,急忙问:“怎么样?怎么样?”
“不合适。”我言简意赅。
“怎么就不合适了?”三姨不依不饶,“人家哪里不好了?有稳定工作,长得也周正。”
“是啊,”我笑了,“人家什么都好,是我不好。我配不上她。”
说完,我没再理会三姨的追问,一个人,走回了家。
回家的路上,我路过县政府的广场。
广场上,一群大妈,正在跳着广场舞。音乐很大声,她们的动作很整齐。
我看着她们,突然觉得,她们比我,活得明白多了。
她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怎么去得到。
而我呢?
我逃离了上海,逃离了那里的规则。
但回到这里,我发现,我依然被另一套,更复杂,更令人窒息的规则,捆绑着。
5
“躺平”是不可能了,总得找点事做。
我不想考公务员,也不想去我哥他们单位当临时工。我想,要不,就用我这几年的积蓄,在县里开个小店吧。
开个什么店呢?
我想,我们县城,虽然小,但年轻人也不少。他们也玩手机,也看电影,也知道什么是“小资情调”。但整个县城,连一家像样的咖啡馆都没有。
对,就开个咖啡馆。
装修得有点风格,放点舒缓的音乐,卖点手冲咖啡和精致的甜点。不指望能赚大钱,能养活自己就行。
我把这个想法,跟我爸妈说了。
他们听完,沉默了。
过了很久,我爸才开口:“开店?你有经验吗?你知道怎么进货,怎么管理吗?”
我说:“没经验可以学。现在网上什么教程都有。”
“学?”我妈冷笑一声,“你以为做生意是过家家吗?你那些钱,都是你辛辛苦苦攒下来的,万一赔了怎么办?”
“不试试怎么知道?”我说。
“不行!我不同意!”我妈的态度很坚决,“这事没得商量!你要是实在不想考公务员,那就去学个开车,以后开滴滴,也比你开那个什么咖啡店强!”
我没想到,他们的反应会这么激烈。
在他们眼里,开店,做生意,就是“不务正业”,就是巨大的风险。
只有“铁饭碗”,才是唯一的,正确的选择。
我们的谈话,又一次,不欢而散。
但我这次,不想再妥协了。
这是我自己的钱,我的人生,我想自己做主一次。
我开始自己,在县城里找门面。
很快,我就发现,在小县城,办成一件事,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