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顾怀南举起那个被打磨得光滑锃亮的齿轮,在夕阳下闪着金属特有的光泽,“装上试试。”
故障顺利排除,车间重新恢复了轰鸣。工友们围着顾怀南,七嘴八舌地表达着感谢和佩服。顾怀南只是谦和地笑着,并没有居功自傲。
下班后,晚星又一次绕道去了旧书店。她没想到,顾怀南也在。他正站在柜台前,和秦老先生低声交谈着什么,手里拿着一本《机械原理》。
看到晚星,他点头打招呼。秦老先生笑眯眯地说:“晚星来啦?顾技术员可是我们店的新知音,学问深着呢。”
晚星腼腆地笑了笑,走到她常待的角落。过了一会儿,顾怀南也走了过来。
“今天谢谢你送的水。”他说。
“不客气。”晚星低声回答,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架上《普希金诗选》的书脊。
一阵短暂的沉默。只有窗外渐起的蝉鸣和书店里老座钟的滴答声。
“你看,”顾怀南忽然指着窗外纺织厂高耸的烟囱,“那些机器,就像巨大的齿轮,推动着整个小镇运转。每个人,都是这庞大系统里的一个小齿轮。”
晚星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轻声说:“有时候,会觉得被这些齿轮裹挟着,身不由己。”
顾怀南有些惊讶地看了她一眼,似乎没料到这个安静的女工会有这样的想法。他沉吟道:“是啊。但齿轮也可以传递力量,改变转速。也许……我们可以试着做那个能调整齿轮的人,哪怕只是一点点。”
他的话像一颗种子,落进晚星的心田。她第一次意识到,除了顺从命运,或许还有别的可能。
“顾技术员,你为什么会来青石镇?”她鼓起勇气问出了盘旋已久的问题。像他这样优秀的人,应该留在更大的城市才对。
顾怀南的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暮色,眼神变得有些悠远,沉默了几秒,才缓缓说道:“原因……有点复杂。算是……一种必要的经历吧。”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然,显然不愿多谈。
晚星识趣地没有再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就像她心底那份无法言说的家庭成分包袱一样。
离开书店时,天色已暗。繁星初现,点缀在墨蓝色的天幕上。顾怀南推着自行车,和晚星并肩走在寂静的青石板路上。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你看那颗星,”顾怀南忽然指着夜空中最亮的一颗,“那是金星,也叫启明星。无论黑夜多漫长,它总是在黎明前出现,预示着光明的到来。”
晚星仰头望着那颗璀璨的星辰,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在这个压抑又充满窥探的小镇,她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分享星空的人。
“《普希金诗选》里有一句,”她轻声说,“‘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顾怀南停下脚步,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星光下,她的眼眸清澈如洗,闪烁着微光。他微微一笑:“是的。所以,要相信未来。”
那一刻,齿轮与星空,现实与诗意,在这个七十年代的夜晚,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两颗孤独的心,在不知不觉中,靠近了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