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时闻声,侧过头来。
刹那间,时光仿佛被拉长。秋日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淡淡的光影。
他看见一位身着素衣的少女立于绚烂菊丛之旁,容颜清丽未施粉黛,一双眸子却澄澈明净如山涧清泉,此刻正一眨不眨地望着他,眼中清晰映着未散尽的些许紧张,以及毫无掩饰的真挚谢意。
而乔韵,则毫无防备地撞入了一双深邃沉静的眼眸。那双眼,方才凝视名菊时,是专注而热烈的艺术家之眼;此刻,倒映出她小小的身影,却带上了一丝温和的、略带探寻的意味,仿佛在好奇她是何人。
空气似乎凝滞了一瞬,园中的丝竹声、谈笑声仿佛被推远,成了模糊而不真切的背景音。她能清晰地听到自己骤然加快的心跳声,咚,咚,咚,敲打着耳膜。
他或许是以为她便是这花的主人,亦或是单纯出于良好的教养,朝她微微颔首,唇角牵起一个极淡却真实的弧度,算是回应。
乔韵只觉得脸颊倏地一热,心跳得更快了,几乎是慌乱地垂下眼睫,屈膝规规矩矩地回了一礼,不敢再看他的眼睛。
待她再度鼓起勇气抬眼时,林时已从容地转回身,继续专注地欣赏那盆「墨魁」,修长的手指虚悬于花瓣之上,似乎在丈量、在记忆,为之后的描绘做准备。方才那短暂的对视与交流,于他而言,仿佛只是鉴赏过程中一段无足轻重的小插曲,如同秋日里一缕拂过花叶便了无痕迹的微风。
乔韵悄悄向后又退了两步,将自己重新隐于「帅旗」繁茂的花枝之后。然而,她的心湖却被投入了一颗不小的石子,再难恢复平静。层层扩散的涟漪,一圈圈荡开,是感激,是欣喜,还有一种连她自己都未曾明晰的、细微的悸动。
她忍不住再次抬眼,越过重重花影与人海,去追寻那个雨过天青色的身影。目光不由自主地追随着他,比之前更多了几分难以言状的专注与好奇。
惊鸿一瞥,墨魁为证。
这满园秋色,喧嚣繁华,似乎都成了模糊的背景板。无人知晓,一段始于欣赏、合于艺趣的缘分,已在这汴京秋日的暖阳与菊香之中,悄然写下了它的序章。
2.花圃再遇,以艺通心
赏菊宴后的几日,秋意更浓。乔韵的生活仿佛又回到了原有的轨道,每日拂晓即起,在“韵圃”中忙碌,侍弄那些视若珍宝的花草。只是,偶尔在俯身修剪枝叶的间隙,或是抬头望向圃外小径时,那日韩府园中,那个清润的声音、那双深邃沉静的眼眸,会毫无预兆地闯入脑海,让她有片刻的失神。
心湖中被投下的那颗石子,涟漪虽渐平,余波犹在。
这日清晨,薄雾尚未散尽,乔韵正指导着云姐和小舟给几株新移栽的“玉壶春”搭设防风架,圃外忽然传来一阵轻缓的马蹄声和车轮辘辘之音。
小舟机灵,最先跑出去张望,随即快步回来,脸上带着几分惊奇,压低声音对乔韵道:“阿姐,外面来了辆青幔小车,看着可讲究了。下来一位相公,说是……说是姓林,来找您的。”
乔韵的心猛地一跳,握着花剪的手下意识地收紧。姓林?莫非是……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骤然涌起的慌乱,对云姐道:“云姐,你去前面照应一下,我……我整理一下便来。”她下意识地理了理本就整洁的衣襟,拂去袖口上并不存在的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