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示警兆,”周老先生喃喃道,“那些东西比我想象的还要活跃。”
他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个小锦囊,递给李小玲:“这里面是特制的盐和铁粉,混合后洒在门窗处,可以暂时阻挡那些东西。记住,千万别再单独接近那些服饰和箱子。”
回程途中,李小玲心事重重。张队长安慰道:“周老先生可能说得有点玄乎,但小心总无大错。我会和教授谈谈,加强文物保护措施。”
然而,第二天当张队长委婉地向陈教授提出建议时,却被严厉驳回。
“小张,我没想到你这样的老考古工作者也会相信这些民间迷信!”陈教授不满地说,“那些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我们必须尽快完成清理和研究工作,而不是被无稽之谈阻碍。”
更让李小玲不安的是,她发现其他团队成员也开始出现异常。负责清理服饰的王磊抱怨说总是听到水流声,而另一位同事李姐则说感觉自己被监视。
当天下午,李小玲决定再去看看那些服饰。她告诉自己这是为了寻找合理的解释,但内心知道,那是某种无法言说的吸引力。
保存室中,十余套深蓝长袍被平放在工作台上,等待进一步清理。李小玲注意到,这些服饰的绣纹在特定光线下似乎呈现出某种规律,像是某种古老的电路图,引导着视线游走。
她不自觉地伸出手,想要触摸那银色绣纹...
“小玲!”
她猛地惊醒,发现自己的手指离最近的那件长袍只有几厘米。陈教授站在门口,疑惑地看着她。
“教授!我...我只是来看看...”她语无伦次地说。
“出去吧,”陈教授出人意料地严厉,“没有我的允许,谁也不准单独进入这里。”
李小玲慌乱地退出房间,回头时似乎看到那些平放的长袍的袖口微微颤动了一下。
当晚,她严格按照周老先生的指示,在宿舍门窗处洒下了盐铁混合物。或许只是心理作用,但她确实感到那种被监视的压迫感减轻了。
深夜,她的手机突然响起。来电显示是王磊。
“小玲...”王磊的声音嘶哑而怪异,“你听到了吗?它在唱歌...”
背景中,隐约传来那熟悉的诡异吟唱声。
“王磊?你在哪?”李小玲急切地问。
“它们需要更多...更多容器...”王磊的声音越来越远,“蓝色的...深蓝色的...”
然后电话突然中断,只剩下忙音。
李小玲立刻打电话给保安室,要求他们查看王磊的宿舍。五分钟后,保安回电——王磊不在房间,手机遗落在床上。
一种不祥的预感攥住了李小玲的心脏。她想起周老先生的话,决定打电话求助。然而就在她拿起手机的瞬间,整栋楼的灯光突然熄灭。
应急灯随后亮起,投下惨淡的光芒。李小玲听到走廊外传来奇怪的摩擦声,像是湿漉漉的布料拖过地板。
她小心翼翼地走到门边,通过猫眼向外看去——
走廊上,一个穿着深蓝长袍的身影正缓缓走过。长袍的领口上方空无一物,但袍身却鼓胀着,仿佛有无形的躯体支撑着它。袍袖摆动,滴下浑浊的水珠,在走廊地毯上留下一条湿漉漉的痕迹。
李小玲屏住呼吸,看着那“东西”从她门前经过,向着楼梯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