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台小巧的田间传感器被安装到几块签约的田里,像一个个陌生的金属哨兵,伫立在传统的土地上。
人群渐渐散去。钱经理看了孟析一眼,眼神带着审视与一丝警告的意味,随即也上车离开。
村口恢复了宁静,只剩下山风吹过树林的呜咽声和远处隐约的蝉鸣。
滕爷这才仔细打量孟析:“后生,你刚才说的话,在理。那些铁疙瘩,看得再远,能看得懂咱这山的心思吗?”
孟肃然起敬:“滕爷,机器能看数据,但解读自然的心思,需要世代积累的智慧。我是来做调研的,想向您和学习观云村的老办法。”
滕爷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点点头:“嗯,是个明白人。跟我来吧,山雨快来了,看不看得准,老天爷说了算。”
孟析抬头望去,只见东边山脊线上,不知何时已悄然堆起了一抹淡淡的、边缘清晰的卷云。
“朝有破絮云,午后雷雨临。”滕爷眯着眼念了一句谚语,笃定地转身向村里走去。
孟析立刻拿出便携气象仪检测,数据显示大气湿度正在快速上升,不稳定能量积聚。与卫星云图对比,区域确实有形成的对流云团。
算法的预警或许尚未发出,但自然的密码,已通过云迹和老者的智慧,提前显影。
孟析深吸一口山间清冽的空气,跟上了滕爷的脚步。
一场关于“如何知晓”的无声战争,已然在这云雾缭绕的山谷里,悄然拉开了序幕。
(第一章 完)
第二章 数茧
滕爷关于山雨的预言,在午后如期而至。
起初是远处山巅滚过沉闷的雷声,如同巨兽苏醒的喘息。接着,山风陡然变得急促,卷起地上的尘土和落叶,吹得人衣衫猎猎作响。东边天际那抹清晨的卷云,早已演变成厚重翻涌的铅灰色云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压境而来。豆大的雨点稀疏砸下,在干燥的土地上留下深色的印记,旋即变得密集,最终连成一片白茫茫的雨幕,笼罩了整个观云村。
村口智禾科技那面智能屏幕,在雨点初落时便慌忙收起。钱经理和他的团队躲进了车里,隔着起雾的车窗,望着这场不期而至的暴雨,脸色有些难看。他们的“丰登APP”并未提前发布强降雨预警。
而那些听了滕爷话的村民,早已将晾晒的谷物收回,疏通了田沟,安然待在屋檐下,看着这场雨。几个之前犹豫着是否要签约的农户,此刻看着智禾的车,眼神里多了几分疑虑。
孟析没有躲雨。他穿着冲锋衣,站在滕爷家屋檐下,手里拿着便携气象站,实时记录着降雨强度、风向、气温骤降等数据。他的目光则锐利地扫视着田野。
他发现,那些安装了智禾科技田间传感器的地块,在暴雨中并无任何特殊反应,只是沉默地收集着数据。而一些老农的田里,却能看到临时压上的防冲刷秸秆束,或根据地形巧妙开挖的分流浅沟——这些是基于经验对极端天气的即时响应,是算法无法下达的指令。
雨势稍歇,钱经理便迫不及待地下车,试图挽回局面,对着聚拢过来的村民解释:“……突发性局地强对流天气,预报确实存在一定难度,但这正说明了我们持续数据监测的重要性!只有积累更多数据,模型才会越来越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