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绝不会再让你跑了。”林骁对着空无一人的钟楼,低声说了一句,声音里带着只有自己能懂的决心。
2 审讯交锋:温润与冰冷
次日清晨,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走廊里弥漫着咖啡和烟草混合的味道。林骁坐在办公室里,面前摊着三份卷宗——三个月内,三起命案,死者分别是古董商贩、博物馆保洁员、还有昨天的自由职业者,彼此没有任何社会关联,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现场那枚诡异的铜钱,和越来越多的“巧合”。
技术部的报告放在最上面:水晶薄片的成分是高纯度天然水晶,表面有唐代罕见的“微雕刻蚀”工艺,不是现代仿品;上面的血迹DNA,和死者完全匹配,说明是死者被划伤时留下的;更关键的是,薄片边缘的崩口,和本市一家古董修复工作室上个月采购的“古镜修复水晶料”,成分完全一致。
报告末尾附了一份名单——本市有能力处理这种高古水晶修复的人,只有五个,排在第一个的,是“旧时光”古董修复工作室的老板,周景浩。
“队长,周景浩带来了,在审讯室等着。”小李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资料,“这人有点意思,28岁,海归,主修文物修复,三年前回国开了工作室,口碑很好,修复过几件省博的馆藏。但奇怪的是,他没结婚,没社交,工作室后面就是他的住处,几乎是‘两点一线’。”
林骁拿起资料,照片上的男人穿着米白色亚麻衬衫,坐在工作台前,手里拿着一支细毛笔,眼神专注地对着一面古镜,嘴角带着一丝浅淡的笑意,看起来温和得像个读书人,和“嫌疑人”三个字完全不搭边。
“走,去会会他。”林骁把资料合上,站起身时,胸口的照片又硌了他一下——他忽然想起陈峰生前说过,最危险的人,往往看起来最无害。
审讯室的灯光是冷白色的,照在周景浩身上,却没让他显得局促。他坐在椅子上,腰背挺直,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线条流畅的小臂,上面沾着一点淡褐色的颜料,像是修复古物时不小心蹭到的。看到林骁进来,他没有像其他嫌疑人那样紧张地抬头,而是先把面前的水杯轻轻推到一边,动作从容。
“周景浩?”林骁坐在他对面,把技术报告“啪”地拍在桌上,声音没有任何温度,“认识这个吗?”
他推过去的是水晶薄片的放大照片,还有成分检测报告。周景浩的目光落在照片上,眉头微蹙,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膝盖——这个动作很细微,但林骁看得分明,那是修复师看到熟悉材料时的本能反应。
“高古水晶,唐代微雕刻蚀工艺,”周景浩的声音很温和,带着一点书卷气,“这种工艺很少见,一般用于宫廷器物或者高级宗教用品的镶嵌,比如铜镜边框、佛龛装饰。怎么了?这东西……出问题了?”
“出问题了?”林骁冷笑一声,身体前倾,带着强烈的压迫感,“这东西是昨天在凶杀案现场找到的,上面有死者的血迹。而技术部的报告显示,它的成分,和你上个月采购的水晶修复料完全一致。周先生,你怎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