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就自作主张?”
“是。”她点头。“我若事事请示。等陛下病好。灾民早就饿死了。最好的时机也错过了。”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乾。为了陛下。”她看着朕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陛下若不信。现在就可以下旨。收回成命。杀了臣妾。以谢天下。”
她把自己的命。就这么轻飘飘地。递到了朕的手上。
朕看着她。看着她那双没有丝毫畏惧的眼睛。
朕心里的怒火。竟然。一点点地。熄灭了。
朕知道。她说的是对的。
换做是朕。在那种情况下。未必有她这样的魄力。和决断。
这个女人。她不仅有才华。更有胆识。
她是天生的。政治家。
朕。好像。又一次。输给了她。
6
朕的病好了。朝堂却炸了锅。
“一条鞭法”在江南三府试行。阻力之大。超乎想象。
地方士绅勾结官员。阳奉阴违。煽动百姓闹事。一时间。奏报雪片一样飞进京城。
全是弹劾皇后的。说她妖言惑众。祸乱朝纲。
摄政王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痛心疾首。
“陛下。臣早就说过。女子干政。国之不祥啊。如今江南三己乱。民不聊生。皆因妖后而起。请陛下。为了江山社稷。废后。杀之以平民愤。”
“请陛下废后。”又是乌压压跪倒一片。
朕坐在龙椅上。一个头两个大。
朕知道。这是摄政王在背后搞鬼。
但朕没有证据。
而且。江南的乱子。也是事实。
朕看向珠帘后的她。想看看她是什么反应。
她很安静。安静得像一尊雕塑。
“皇后。”朕开口。“你有何话说?”
她没有立刻回答。
过了好一会儿。才传来她清冷的声音。
“陛下。臣妾想问问各位大人。你们可知。唐朝为何会由盛转衰?”
她突然问了这么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所有人都愣住了。
“自然是。因为安史之乱。”太傅回答道。
“那安史之乱。又是为何而起?”她又问。
“因为。藩镇割据。节度使拥兵自重。”
“说得好。”她轻笑一声。“那臣妾再问。藩镇割据。又是为何而出现?”
这一下。没人能答上来了。
这是历史遗留的复杂问题。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让本宫来告诉你们。”她的声音。在安静的大殿里。显得格外清晰。
“因为。唐初的府兵制。到了玄宗时期。已经彻底败坏。朝廷无兵可用。只能在边境设立节度使。募兵驻守。并下放财权人事权。久而久之。节度使便成了土皇帝。朝廷无法节制。这才是安史之乱的根源。”
“所以。藩镇割据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
她说完。整个大殿。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她折番。闻所未闻的言论。给震惊了。
她竟然说。藩镇割据。是历史的必然?
这是在为那些拥兵自重的乱臣贼子开脱吗?
“妖言。简直是妖言。”太傅气得浑身发抖。“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国家大事。竟敢在此。大放厥厥词。”
“我是不懂。”她的声音。陡然转冷。“我只知道。任何改革。都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都会有阵痛。江南三府的乱。不是因为新法不好。而是因为。新法。动了某些人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