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百口莫辩。 更讽刺的是,有条评论写着:“老板像个闷葫芦,一点情趣都没有,难怪女朋友都跑了。”

我盯着那条评论,手指发抖。 ——她没跑。 是我还没松手,她就已经,心不在焉地走远了。

5 离间计

第5节:离间计

那天我正在店里调试新豆子,手机响了。 是许念念,声音发颤:“林深,这是谁?”

她发来一张照片。 是我和一位常来的女顾客在吧台前的合照——她在我指导下试弹钢琴,我站在她身后,手轻轻扶着琴键边缘。 角度刁钻,像极了亲密。

可她不知道的是,那是我大学学妹,来探班,顺便录一段即兴演奏。 更不知道,照片右下角的时间,是她爽约我生日那天。

“你解释的样子,”她冷笑,“像极了当年我找你对质时的沈砚。”

我愣住。 原来,她早已把我,当成了那个曾经伤害她的人。

我翻出聊天记录,发给她:“那天你说要加班,我等你到十一点。你回了句‘别等了’,然后……再没提过我的生日。” 我附上那晚我拍的蛋糕照片——小小的,奶油已经塌了,是我自己做的,插着一根孤单的蜡烛。

她没回。 再上线时,只冷冷一句:“我不想再吵了。你要是没做亏心事,就不用这么激动。”

我坐在钢琴前,手指无意识地按下几个音符。 是《七年诗》的前奏。 可弹到一半,我突然停了。 因为发现,连这首为她写的歌,现在听来,都像在讽刺我自己。

门被轻轻推开。 一个陌生的女孩走进来,穿着米色风衣,背着画板。 她点了一杯美式,坐在角落,安静地画着什么。 我端咖啡过去,她抬头,眼神清澈:“你刚才弹的那首曲子……很痛吧?”

我一怔。 没人听懂过这首歌。 可她,只听了一小段,就看穿了我藏了七年的伤。

我摇头苦笑:“你不明白。有些人,即使你为她写尽诗篇,她也只看得见别人的极光。”

她没说话,只是把画轻轻推过来。 是一幅速写:一个男人背影坐在钢琴前,光影割裂,一半在光里,一半在暗处。 画纸角落,写着一行小字:“有人在等光,却忘了自己也能发光。”

我盯着那幅画,喉咙发紧。 那一刻,我第一次意识到—— 也许,我不是不够好。 只是她,早已不想要我这份好了。

6 步步紧逼

第6节:步步紧逼

第三周,风暴来了。

一篇题为《原创音乐人控诉咖啡馆老板抄袭作品》的推文在本地文艺圈疯传。 配图是我某次即兴演奏的视频截图,旁边是某独立乐队三年前的作品音频波形,标注“高度重合”。

文章写得冠冕堂皇,措辞严谨,一看就是专业人士操刀。 而那个被“抄袭”的乐队主唱,我查了资料—— 是沈砚表弟。

我百口莫辞。 即兴演奏本就难界定“原创”,更何况,我从未想过靠音乐赚钱。 可舆论不管这些。 “人设崩塌”“伪文艺”“靠女友养还搞抄袭”……骂声如潮水般涌来。 合作的品牌连夜解约,连常来的老客都投来异样目光。

我站在店门口,看着玻璃上被人用红笔涂写的“骗子”二字,心如刀割。 这间店,是我用七年积蓄开的,是我想给许念念的“未来”。 可现在,它成了我的耻辱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