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裂痕初现
第3节:裂痕初现
纪念日当天,咖啡馆一个客人都没有。
我坐在钢琴前,按下播放键。 《七年诗》的demo在空荡的店里响起,是我录了整整一个月的版本。 每一句,都是我熬过深夜写下的真心。 可现在,它只是一段无人聆听的背景音。
手机震动,是她的短信: “抱歉,我在陪沈砚处理签证,改天补你。”
我盯着那条消息看了很久。 “改天”——这个词我已经听了太多次。 改天吃饭,改天旅行,改天结婚…… 可“改天”从来不会来,它只是“算了”的另一种说法。
我删掉了原本想回的那句:“我做了你最爱的提拉米苏,凉了也好吃。” 取而代之,只回了一个字: “好。”
然后,我打开外卖软件,把那块提拉米苏挂上“限量秒杀”,十块钱一份。 不到十分钟,抢光了。 我看着空盒子,突然笑出声。 ——原来,连我用心做的东西,也得靠打折才能被人要。
晚上,我刷到她的朋友圈。 一张极光照片,绚烂得像梦。 配文:“有些人,注定会重逢。”
沈砚点赞,评论:“这次,我不会再放手。”
我盯着那条评论,手指发抖。 我多想告诉她,极光不是他带你看的吗? 我多想问她,那七年来每个冬天我为你暖手的温度,算什么? 我多想吼一句:“我一直在啊!我一直都在!你睁开眼看看我!”
可我没有。 我关掉手机,把音响音量调到最大。 《七年诗》的旋律在房间里炸开,像一场盛大的葬礼,送葬的,是我那七年如一日的爱。
我坐在钢琴前,手指悬在琴键上,却再也按不下去。 因为我知道—— 有些纪念日,不是庆祝,而是祭奠。 祭奠那个明明被抛弃,却还固执等着她回头的自己。
雨还在下。 我望着窗外,喃喃自语: “许念念,你终于要走了。 可为什么,我还在等你回来?”
4 温柔刀锋
第4节:渗入日常
春天来得悄无声息,可我的世界,却在一场场人为的寒流中逐渐冻结。
沈砚像一缕精心设计的风,轻轻吹进了许念念的生活。 他不再只是“老同学”,而是“能解决问题的人”——她电脑坏了,他带去国外维修;她项目卡壳,他一个电话就联系到业内顶尖资源;她抱怨租房太贵,他“恰好”认识一家高端公寓的房东。
而我呢? 我只是那个在她加班时默默送去热粥的人,是她感冒时煮姜茶、守到凌晨的人,是她情绪低落时,一遍遍听她抱怨“生活好难”的树洞。
可这些,在沈砚面前,都成了“理所当然”。 他说:“林深对你真好。”语气里满是怜悯,像在看一个不懂浪漫的可怜人。
那天晚上,我鼓起勇气对她说:“我想去报个商业管理课,把咖啡馆做大。” 她正对着镜子试沈砚送她的新耳环,头也没抬:“你现在学?来得及吗?沈砚三十岁已经是律所合伙人了。”
我站在厨房,手里还拿着她最爱吃的牛油果,听见这句话,手一滑,果子滚进水槽,裂开,像我的心。
第二天,我报名了课程。 可刚上完第一节课,咖啡馆的外卖平台就被刷了二十多条差评。 “食材不新鲜”“服务态度恶劣”“疑似抄袭某知名连锁品牌”。 评分从4.8跌到3.1,订单直接腰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