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遵旨!” 朱棣躬身领旨,声音沉稳有力。
胤禩站在旁边,看着朱棣的背影,心里第一次生出了深深的忌惮。他隐隐觉得,这个四阿哥,好像跟以前不一样了,他的眼神、他的语气、他的手段,都透着一股让人胆寒的威严,连太子胤礽都不是他的对手,更别说自己了。
康熙看着朱棣,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许。他忽然想起年轻时的自己,当年平三藩、收台湾,也是这般雷厉风行,不徇私情。胤禛这孩子,倒是有几分他的影子。
“对了,” 朱棣忽然抬头,看向康熙,语气带着几分恳切,“皇阿玛,儿臣还有一事求奏。”
“你说。” 康熙坐回椅子上,语气缓和了些。
“十三弟胤祥,已经圈禁两年了。” 朱棣声音低沉,“儿臣知道,当年十三弟替儿臣顶罪,确实有错,可他也是一时糊涂,并非有意欺瞒皇阿玛。这些年他在圈禁里,性子也磨平了不少,而且他懂军务、会理事,如今江南赈灾、西北又有战事,正是用人之际,儿臣恳请皇阿玛,让十三弟出来,帮着儿臣做事,也好让他戴罪立功,赎清过错。”
康熙愣了愣,显然没料到朱棣会提胤祥。他沉默了片刻,眼神复杂地看着朱棣:“你倒是念着兄弟情分。可胤祥当年犯的错,不是小事。”
“皇阿玛,儿臣知道。” 朱棣躬身道,“可十三弟本性不坏,只是太耿直,容易被人利用。如今让他出来,一是能帮着朝廷做事,二是儿臣能看着他,不让他再犯错。若是他再敢有半点不轨,儿臣第一个请旨,治他的罪!”
康熙看着朱棣坚定的眼神,心里忽然有了决断。他知道胤祥的才干,当年跟着他打猎,箭法比胤禵还准,处理旗务也有条理,只是性子太急,容易冲动。如今胤禛愿意保他,又正是用人之际,放出来也无妨。何况,他也想看看,胤禛到底能把胤祥教成什么样。
“好。” 康熙点头,“就依你。明日就让胤祥出府,到你府里帮着查亏空。若是他敢犯错,朕不仅治他的罪,连你也一并罚!”
“谢皇阿玛!儿臣遵旨!” 朱棣心中一喜,躬身谢恩。他知道,这一步走对了,有了胤祥这个铁杆,他的夺嫡之路,又多了一分胜算。
第三章 江南斩贪官,立威震群小
朱棣领了旨意,第二日就去理亲王府接胤祥。刚到偏院门口,就见一个穿着蓝色长衫的汉子坐在台阶上,手里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画着什么。那人面容清瘦,却眼神明亮,正是胤祥。
“十三弟。” 朱棣走上前,轻声唤道。
胤祥猛地抬头,看到朱棣,眼眶瞬间红了。他站起身,刚要跪拜,就被朱棣扶住:“自家兄弟,不必多礼。”
“四哥……” 胤祥声音哽咽,“您怎么来了?皇上…… 皇上同意放我出去了?”
“嗯。” 朱棣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跟皇阿玛求了情,让你出来帮我查亏空、办赈灾。往后,咱们兄弟一起做事。”
胤祥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用力点头。两年的圈禁,让他受尽了委屈,可他从没想过怪朱棣,反而一直记着当年朱棣对他的好。如今能重获自由,还能跟着朱棣做事,他心里比什么都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