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收拾完行李已是凌晨三点,我坐在木桌前,打开落灰的笔记本电脑——这是大学时攒了半年零花钱买的,后来一直给温和平用,他用它写过创业计划书,也用它打了三年游戏。键盘上的字母已经模糊,空格键还塌了一块,开机时屏幕闪了三下才亮起来。桌面上全是温和平的游戏图标,我一个一个删掉,最后只剩下一个空白的文档,光标在屏幕上闪烁,像在问我:接下来,你要去哪里?

点开求职软件,屏幕上跳出的「三年空窗期」提醒像根刺,扎得我眼睛疼。这三年,我围着温和平转,文员工作只是应付,每天打卡上下班,把报表做得马马虎虎,连公司的核心业务都没弄明白。简历上除了「熟练使用 Office」「有基础文案写作经验」,连个像样的项目经历都没有。翻到「教育背景」那栏,「中文系本科」四个字显得格外单薄——当年我是系里的优等生,还拿过国家奖学金,可现在,这些都成了简历上苍白的文字。

我对着简历发呆到天亮,窗外的天渐渐亮起来,鸟鸣声透过窗户传进来。翻到「兴趣爱好」那栏,我犹豫了很久,终于敲下「写作」两个字——大学时,我在校园期刊发过八篇散文,还得过校级征文奖,我的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系主任还劝我保研,说我「有写作天赋」。可后来,为了支持温和平创业,我把笔杆子彻底丢了,那些写满字的笔记本,都被我压在了箱底。

我从行李箱里翻出那些笔记本,泛黄的纸页上,还留着我当年的字迹,娟秀又有力。有一篇写的是《香樟树下的约定》,记录的是我和温和平第一次约会的场景,结尾写着:「我想和他一起,在这座城市扎根,把日子过成诗。」看着那些文字,我鼻子一酸,眼泪掉在纸页上,晕开了墨迹。

刷了三天职位,投出去的二十多份简历都石沉大海,只有两家公司回复了我,一家是招电话销售,要求每天打两百个电话,月薪三千;另一家是招前台,要求形象好、会来事,还得兼做保洁。我咬咬牙,都拒绝了——我不想再回到以前那种,只是为了生存而将就的日子。

第四天下午,我终于看到一家叫「青橙文化」的新媒体公司招内容编辑,职位要求里写着「热爱文字,有一定创作能力即可,接受无相关经验者」。公司地址在市中心的写字楼,离我租的房子有一个小时地铁程。我点开公司的公众号,翻了他们最近的文章,大多是关于女性成长、职场感悟的内容,文字细腻又有力量,有篇《三十岁,我终于敢对「应该」说不》,看得我眼眶发热。

我咬咬牙,把大学时发表的文章扫描下来,整理成作品集,又熬夜写了篇关于「女性成长」的短文当附加材料。短文的标题是《二十七岁,我终于醒了》,我把在奶茶店被叫「大婶」的经历、和温和平决裂的心情都写了进去,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真实的感受。写完时天已经亮了,我反复读了五遍,修改了十多处语病,才点击提交,手心全是汗。

面试那天我特意翻出那件泛黄的白色连衣裙,熨了三遍才抚平褶皱,又借了隔壁室友的口红——室友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服装店做导购,性格很开朗,知道我要面试,还特意把她最好的一双高跟鞋借给我,说「姐,穿得精神点,肯定能过」。我对着小镜子涂口红,豆沙色的膏体在嘴唇上晕开,遮住了干裂的唇纹,镜里的人终于有了点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