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满来啦?"母亲慌忙合上本子,"饿不饿?妈给你熬了......"话未说完,走廊传来急救车的鸣笛,她猛地起身,钢笔滚落进卤罐里。

小满弯腰去捡,手指触到罐底凹凸不平的刻痕。借着床头灯,她看见罐沿内侧刻着"1987.05.21",罐底中央则是串奇怪的符号:⚪◻️▷,像是某种速记符号。

"那是......"母亲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手帕上洇开几点暗红。小满扶她坐下,瞥见笔记本边缘露出一角泛黄的粮票——面值半市斤,印着1962年的日期。

深夜,小满在医院走廊泡面。保温桶里的菌菇鸡汤咕嘟作响,蒸汽氤氲中浮现出童年的画面:父母在夜市支起三轮车,母亲切卤味的动作快得像蝴蝶振翅,父亲在煤炉前搅动卤汤,火光映得他鼻尖发亮。

"真香啊。"穿病号服的老人在长椅坐下,"让我想起五道口夜市的老苏卤味摊。"

小满愣住。这个名字她只在母亲的呓语里听过。父亲总说"咱们家没故事",可现在看来,父母把人生熬成了罐老卤,沉淀着无数未说出口的滋味。

回到病房,母亲已经睡熟,笔记本从床头滑落。小满捡起时,一张黑白照片飘了出来——年轻的母亲穿着白色厨师服,手举奖状站在国营饭店门口,奖状上写着"1965年全市烹饪大赛冠军"。

翻开笔记本,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着菜谱:

• 1987.5.21 老卤初成,桂皮7块,八角5颗,冰糖要炒出琥珀色

• 1990.3.15 阿满出生,在卤汤里加了当归片

• 1992.8.23 今天有人说我们的卤味"有妈妈的味道",哭了一晚上

小满指尖颤抖。母亲总说"做饭是女人的本分",却从未提起她曾是风光无限的大厨。翻到最后一页,潦草的字迹写着:"给小满的嫁妆:卤罐配方+八宝饭模具,要找个会珍惜的人。"

晨光初现时,母亲突然惊醒:"卤罐!快看看卤罐!"

小满拧开铜盖,琥珀色的卤汤泛着油花,当归片在表面轻轻摇晃。母亲捧起罐子贴在脸上:"这是你外婆留下的,她说卤汤能治百病......"

父亲的监护仪突然发出刺耳警报。抢救室的红灯亮起时,小满发现母亲的手还紧紧攥着那支断了头的钢笔。她突然明白,父母的爱情不是花前月下,而是在煤炉边用漏勺打捞杂质,在寒冬里数着硬币买煤球。

深夜守灵时,小满翻出母亲的笔记本。在1998年的某页,她看见这样一段话:"今天阿满说同学笑她带的卤鸡腿有中药味,我偷偷哭了。老苏却说'我们小满以后会懂的,这是爱的味道'。"

窗外飘起细雨,小满摸出手机,拍下老卤罐和笔记本。家庭群里,母亲很快回复:"卤汤要每天烧开一次,记得关火前加片当归。"

她忽然想起,每次回娘家,母亲总会在她行李箱塞一包晒干的薄荷叶。原来父母早把牵挂熬进了每道菜里,用烟火气织就了张无形的网,网住了所有漂泊的日子。

第三章 记忆中的三鲜馅

晨光透过厨房纱窗,在案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母亲将新鲜的虾仁倒入竹筛,清水冲过的虾仁泛着珍珠般的光泽。小满注意到她虎口处的老茧,像两枚褐色的小月亮。

"三鲜馅讲究'三鲜鼎立',"母亲捏起虾仁示范,"青虾要选活蹦乱跳的,刀背拍松更入味。"她手腕轻抖,虾肉在刀下变成均匀的小丁,"记住,七分瘦三分肥的猪肉要顺着纹路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