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想法让他振奋起来。这比纯粹的“超自然”猜测更符合他的科学世界观。
他立刻联系了物证科和技术队,提出要对301室以及整栋47号楼进行一次更彻底的环境检测,包括空气采样(尤其是那种甜腻气味的成分分析)、次声波/超声波监测、以及电磁环境监测。
“秦医生,这范围是不是太大了?而且超声波检测……这需要专门的设备,还得申请。”技术队的同事有些为难。
“申请我来打报告,设备我去借。”秦风态度坚决,“这个案子很可能涉及我们未知的环境致害因素,必须查清楚。”
报告打上去,果然遇到了阻力。领导觉得他为了一起看似普通的孤独死案件兴师动众,有些小题大做。毕竟,缺乏决定性的证据。
就在秦风一筹莫展时,小陈那边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秦医生,我们对那个未知碎屑里的有机杂质进行了同位素分析和更深入的分子结构解析,”小陈的语气带着难以置信,“它的碳同位素比例……非常异常,不属于已知地球自然环境的常见范围。而且分子构型极其……稳定和奇特,像是被某种极端能量场‘处理’过。”
“极端能量场?比如?”秦风追问。
“比如……高频等离子体、强定向声波聚焦、或者……我们无法复现的某种极端条件。”小陈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还有,我们在碎屑表面检测到了极微量的生物信息素残留……那种结构,不像任何已知动物或昆虫,倒有点像……嗯,非常古老的某种真菌的孢子壳成分,但又不完全一样。”
外星物质?史前真菌?秦风被这越来越离谱的分析结果冲击得有些发懵。科学解释似乎正在滑向一个更加离奇和深不可测的领域。
那天晚上,秦风梦到了那栋旧楼。在梦里,墙壁内部不是砖石,而是无数细密振动的银色丝线,发出尖锐的嗡鸣,而那甜腻的气味,则来自于丝线上附着的一层闪烁微光的孢子粉末。
( 清晨,他被电话吵醒,是技术队同事,声音紧张:“秦医生,我们昨晚偷偷用简易设备对47号楼周边做了初步的超声波扫描……301室及其正下方的201室,墙壁内部检测到异常的高频共振回波,频率极高,波长极短,而且……它好像在非常缓慢地移动?” )
第五章:专家之言
移动的高频共振源?
秦风瞬间睡意全无。他立刻赶到单位,技术队的同事给他看了昨晚的数据记录。波形图显示,在47号楼特定的区域,确实存在一个异常活跃的高频振动源,频率远远超出人耳听力上限,但其强度和环境背景噪音相比,又显得异常突出。最令人不安的是,通过不同时间点的数据对比,这个振动源的位置似乎在楼板墙壁结构内部发生了极其缓慢的位移,大约每小时几厘米的速度。
这完全不符合任何已知的建筑结构振动或设备运行原理。
“能定位它的具体源头吗?或者判断是什么东西?”秦风急切地问。
“很难,”同事摇头,“它的频率特性很古怪,反射信号既像是固体,又带有某种流体的特征……而且穿透性很强,我们的设备精度不够,无法精确定位。只能说,它大概率存在于301室和201室之间的楼板夹层,或者承重墙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