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矛盾的伤口
第二天,秦风顶着黑眼圈早早到了办公室。毒理初步报告出来了:阴性。常见毒物、药物均未检出异常。
病理切片需要更长时间。但他等不及了。
那个地址,青苔街47号,在他脑海里盘旋。还有那缺失的现场记录。他决定自己去现场看看。
青苔街是条老巷,两旁的旧楼爬满了潮湿的苔藓,阳光难以透入,显得阴郁而闭塞。47号是一栋典型的旧式单元楼,墙皮剥落,楼道里堆满杂物,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
301室门口还拉着警戒线。秦风出示了证件,负责看守的年轻民警显然认得他,打了个招呼。
“秦医生,您怎么来了?里面味道还没散干净呢。”
“再看看现场,有些细节需要确认。”秦风说着,弯腰钻过了警戒线。
房间不大,一室一厅,陈设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简陋。家具老旧,但摆放整齐,没有打斗挣扎的痕迹。空气中腐败的气味已经被专业的清理剂味道掩盖了大半,但那股奇异的甜腻感,似乎还顽固地残留在一丝一缕的空气里,若有若无。
他戴上手套鞋套,开始仔细勘察。客厅、厨房、卫生间……一切看起来都正常得过分。最终,他停留在卧室,也就是尸体被发现的地方。
地板上有一个人形的痕迹固定线。床边的小桌上放着一个打开的药瓶(降压药)、一个老花镜、一杯喝了一半的水。
秦风的目光扫过床铺、衣柜、窗户……窗户关得很紧,插销完好。他蹲下身,用手电照射床底。积灰很厚,除了几个零散的杂物,没有异常。
就在他准备起身时,手电的光斑扫过床脚内侧的木板。那里有一片积灰似乎被蹭掉了一小块,露出木头原本的颜色。形状很奇怪,不像是手指或脚趾的划痕,更像是……某种极细的丝线状物体快速擦过的痕迹?非常轻微,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这让他想起了死者咽喉部的细微刮擦伤。
他拿出手机,小心地拍下这个痕迹。然后,他继续扩大搜索范围。在卧室门背后的角落里,他发现了一点极其微小的、亮晶晶的碎屑。他用镊子小心地夹起,放入证物袋。看起来像是……玻璃或塑料的微小碎片?
回到法医中心,小陈那边的病理切片初步结果也出来了部分。
“秦医生,你看这个。”小陈指着显微镜,“心肌细胞的切片,显示有极细微的、定向的撕裂伤,不是血管破裂,而是细胞层面的……像是被某种高速振动的极细线体刮过。还有肺部肺泡也有类似现象,范围很小,但确实存在。”
细胞层面的刮伤?秦风皱紧眉头。这怎么可能?什么样的外力能造成这种效果?
他拿出在现场门后找到的那点微小结晶碎屑,放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构非晶态,成分初步分析是硅酸盐类,掺杂了一些无法立刻识别的有机杂质。不像普通的玻璃或塑料。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小陈疑惑地问。
秦风摇头。他再次调取警方的内部系统,想查找关于死者刘青松(化名)的更多信息。邻居笔录:老人独居,性格孤僻,很少与人来往,最近没发现异常。社会关系简单,无子女,只有一个远房侄子偶尔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