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团圆之夜,
我娘安排我去给村长家送月饼,
回来时发现全家被杀。
我们家就是普通村民,
在小山村中世代耕种,
哪来的仇家要灭门?
县里的衙役来查看,
却查不到凶手,
让我先把亲人安葬,
入土为安。
村长帮着买来四口薄棺,
收殓他们的尸首。
我蹲在堂屋门口,
看着县里来的老仵作,
用麻线把他们的脑袋缝回到脖子上。
四座新坟,
里面是我全部的亲人。
我家现在就剩下我一个十岁的女孩,
算是绝户。
村长给我两个选择:
过继到表叔家里当女儿,
给李家当童养媳。
我选择第三条路:
离开山村,
去找凶手为全家报仇。
1
中秋夜里的风是暖的,
裹着灶房飘来的桂花甜香,
绕着我攥月饼的手指打转。
娘刚把最后一笼月饼起锅,
竹屉掀开时白雾漫开半间屋,
她用布巾垫着屉沿,
笑着往我兜里塞进半块还热乎的:
“给村长家送两盒,
记得说谢谢他。”
我端着月饼盒子跑出门时,
奶奶正蹲在灶房门槛上擦碗。
她手里的粗瓷碗用过十几年,
碗沿缺好几个小口,
却被擦得发亮,
映着她鬓角的白霜。
“大妮慢着点,别摔着!”
她拔高声线,
我回头应一声“知道啦”。
小姑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绣嫁衣。
大红的缎面上,
她刚绣完半朵并蒂莲,
银线在月光下闪着细弱的光。
“大妮听话别乱跑啊,
明天带你去县城买糖吃!”
小姑抬头朝我喊,
手里的绣花针还悬在布上。
爷爷坐在屋檐下编竹筐,
板着脸,声音里却带着笑:
“今年收成好,
等秋收后给丫头扯块新布做棉袄。”
我跑过村口的老井,
井台上还留着邻村王婶下午洗的衣裳,
风一吹,蓝布衫飘起来,
像只展翅的鸟。
村长家在村东头,
我刚拐过拐角,
就听见他家院子里传来孩子的笑闹声,
混着桂花酒的醇味,
比我兜里的月饼还让人心里发暖。
“大妮来啦?”
村长媳妇开门时手里还拿着酒壶,
她接过月饼,
转身从屋里抓一把糖糕塞进我兜里,
“你娘的手艺越发好了,
这桂花馅香得很。”
我攥着糖糕往回跑,
心里盘算着回去先跟娘要块月饼,
再让小姑教我绣那朵并蒂莲。
今天的月亮圆得很,
像娘蒸月饼时用的银盘子,
这样的日子,
就该一家人围着桌子吃月饼才对。
可快到自家院门口时,
我突然停下脚步。
不对劲儿。
灶房的白烟还在冒着热气,
但整个院子里过分地安静。
家里有四个人,按说应该有细碎的各种声响。
还有总是跑出来迎接我的大黄狗。
平时我距离院子还有很远时,
它就能听到动静儿。
我迟疑地站在那里,
把内心不祥的感觉压制下去,
慢慢走到院子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