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更新时间:2025-10-19 03:23:35

老顾客的时光故事

周四上午刚开门,陈老师就提着布袋来了。退休前他是市一中的语文老师,每周三雷打不动来参加书友会,布袋里总装着泡好枸杞的保温杯和批改到一半的作文本。"小林,上周讲的《围城》我又有新感悟。"他推了推眼镜,从布袋掏出折了角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批注,"方鸿渐买假文凭那段,现在看倒像是在说某些网红教授。"

陈老师的退休金大半花在买书上,书架第三层"古典文学"区的书几乎都是他推荐的版本。去年冬天他突发心梗住院,书友会暂停了三周,等他戴着氧气袋颤巍巍回来时,我们给他办了场特别的"出院欢迎会",每个人带一本自己最爱的书,扉页写上祝福。现在那些书组成了"生命之光"专架,最上面摆着陈老师手写的《阅读疗愈札记》,里面记着哪个章节适合缓解焦虑,哪段文字能治愈失眠。

下午三点,单亲妈妈周姐准时牵着女儿朵朵进来。小姑娘扎着双马尾,怀里抱的兔子玩偶耳朵都磨掉了绒毛。周姐在超市上夜班,每天把朵朵托付给我,书包上挂着的钥匙串叮当作响——那是用旧书铜书签做的,刻着《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柴郡猫笑脸。"林阿姨,今天我要读《绿山墙的安妮》。"朵朵踮脚从儿童区够下书,小手指划过封面,"安妮也没有妈妈,但是她有绿山墙。"

修鞋匠老方的摊位就在书店斜对面,铁皮工具箱上总摆着本翻烂的《三国演义》。他补鞋时左手拿锥子,右手翻书页,钉鞋跟的节奏竟能跟上书里的打斗描写。"小林,这本《水浒传》看完了,换本《西游记》。"他用满是鞋油的手接过书,粗粝的指腹蹭过封面,留下淡淡的黑印子,"上回借的《红楼梦》太悲了,还是看孙悟空打妖怪痛快。"我们有个不成文的约定:他帮街坊免费修书包拉链,大家拿旧书来抵修理费,现在仓库里攒了满满一箱这样的"交换书籍",每本扉页都写着:"本书由鞋钉与书香共同滋养"。

《山茶文具店》与作文里的远方

周五进新书那天,快递员小周扛着纸箱直喘气:"林老师,您订的《山茶文具店》到了,足足二十本!"我正给绿萝浇水,水珠顺着叶子滴在《小王子》的书脊上,洇出一小片深色。这让我想起上周六,那个每周来写作文的高三女孩突然红了眼眶:"林老师,我把小宇姐姐写进作文了。"

女孩叫晓晨,马尾辫上总系着红色的蝴蝶结,像极了你小时候。她妈妈偷偷给我看作文本,字迹娟秀的纸上写着:"社区书店的林阿姨说,她女儿小宇姐姐就是从这里出发,现在在深圳的写字楼里画图纸。那些深夜亮着的灯,都是照亮远方的星星。"我摸着作文本边缘,突然想起你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抱着我在书店转了三圈,碰倒了两摞《哈利波特》,书脊上的烫金字母在阳光下闪闪烁烁,像极了此刻晓晨眼里的光。

读着晓晨的作文,欣慰和担忧像藤蔓一样缠上心头。你刚去深圳那年,我也是这样既盼着你展翅高飞,又怕你被风雨打湿翅膀。作文里那句"妈妈的书店有扇窗"让我鼻子发酸——原来我守着的不只是书店,是所有孩子眺望远方的灯塔。晓晨在结尾写道:"林阿姨总说,每本书都是艘小船,能载着梦想去任何地方。"我悄悄在她作文本里夹了张书签,上面画着《山茶文具店》的鸠子小姐,旁边写着:"愿你的梦想有处可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