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外婆的笔记本
老街拐角处的梧桐树下,外婆总坐在那张磨得发亮的老藤椅上。
我刚搬来这个老小区第三天,就注意到了她。每天下午四点整,她总会准时出现,手里不是织着毛线就是捧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她的银发整齐地挽在脑后,眼角深深的皱纹像极了老树年轮,却丝毫不掩她眼中那抹柔和的光亮。
“她坐那儿等谁呢?”我问邻居张阿姨。
“等她外孙女,等了快十年啰。”张阿姨压低声音,“老人脑子不太清楚了,她外孙女明明在国外定居了,可她总以为人家还会放学回家。”
那天暴雨突如其来,我开车回家,看见外婆仍坐在老地方,撑着一把破旧的伞,怀里紧紧抱着那本笔记本。雨水已经打湿了她的布鞋,她却浑然不觉。
“外婆,雨太大了,我送您回家吧。”我摇下车窗喊道。
她抬头笑了笑,“不用不用,媛媛马上就放学了,看不到我会着急的。”
我心里一酸,下车为她撑伞,“那我陪您等会儿。”
就这样,我和陈玉兰外婆相识了。后来我知道,她外孙女叫林媛,十年前去了澳洲,起初还经常联系,后来渐渐音信稀少。
“这是媛媛最喜欢的红豆面包,”外婆从布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已经被雨水浸湿了一半,“她放学总喊饿。”
我接过那湿漉漉的面包,喉咙发紧,“外婆,其实我...”
那一刻,我突然做了一个决定——暂时扮演她的外孙女。我是新搬来的自由撰稿人,没什么朋友,也没什么牵挂。如果能给这位孤独的老人一点安慰,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其实我早早就看见您了,”我说,“刚才去买了支笔,所以晚了。”
外婆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她紧紧握住我的手,“我就知道你会来,今天上课累不累?”
就这样,我开始每天下午四点去看望外婆。她会给我准备各种小吃,讲林媛小时候的趣事,而我则倾听、点头,偶尔分享一些自己编造的“日常”。
直到一周后,我如常来到梧桐树下,外婆却不在那里。
张阿姨看见我,急忙跑过来,“小赵,外婆昨天摔了一跤,住院了!她一直念叨着你呢。”
在医院洁白的病房里,外婆显得格外瘦小。她看到我,虚弱地招手让我过去。
“媛媛,把这个收好。”她把那本泛黄的笔记本塞到我手里,“里面记着最重要的事。”
我眼眶发热,“外婆,其实我...”
“我知道你不是我的媛媛,”她轻声说,眼里没有一丝糊涂,“从第一天我就知道。”
我愣住了,“那您为什么...”
“因为孤独的人不止我一个,不是吗?”她拍拍我的手,“你看我的眼神,和我等媛媛时的心情,是一样的。”
原来,外婆早就看穿了我的孤独。我刚结束一段长达七年的感情,搬到这里就是为了逃离过去的回忆。
那晚,外婆让我打开笔记本。里面不是日记,而是一个个简短的生活片段记录:
“今天媛媛学会了骑自行车,摔了三次都没哭。”
“媛媛第一次做西红柿炒蛋,盐放多了,但我全吃完了。”
“媛媛说长大要带我去看海,我说梧桐树的影子就像海波。”